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二百二十章 小山路 (4 / 5)
        “很少有洋行把现货运到中国来寻求大宗交易,我们统计了目前沿海各地有的现货军火,都很散乱,从补给角度讲,我建议不考虑英法的装备,青岛和天津,都有一批莫辛-纳甘步枪,这个枪价格很低,十五块左右,数量还不少,两边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子弹通用,加起来,足足上万,本身质量不错,可惜是76口径的,跟我们老套筒的子弹不通用,但是库存的子弹很多,也很便宜,我们从大帅的军工厂买,一块钱,不到五十发,这个枪配套的三十万子弹,一块钱,可以买八十发!”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和之后,子弹的价格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涨了十倍不止。

        他们谁也不能想到,到了三八年以后,大量的子弹消耗,由于兵工业的缺乏,华北黑市子弹会贵到一块现大洋只能买四发!四发子弹打出去,就相当于打出去八九斤大米。

        想起这个,周小山就恨不得再进口一座铜山。

        “天津还有批日本产的三八大盖,价格也不到十五元,是同样的毛病,就是国内找不到配套生产子弹的厂家!”

        几个人都头疼起来,东北沦陷,买日军的装备用,这个太恶心,纷纷摇头。

        周小山又扔出了一张单子。

        “青岛有批中正式,德国原产的,单价二十六,数量只有四千,配搭40挺捷克式和子弹,这批货吃下来,需要十五万现大洋!”

        刘湘的川造步枪,批量出厂价格都要二十五,中正式黑市上达到五十多大洋一支,只有几十百来只零星数量,这价格太诱人了,上次冯天魁把机枪和配套子弹扣下来,把中正式卖给潘文华,也要他四十大洋单价。

        虽然这个枪,国内也开始出产了,黑市上价格低十几块,可是质量比起德国原厂的,差了一大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