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抗战烽火 >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缅甸星 (4 / 8)
        “怎么说呢?答应英国人的条件,有利有弊,胡链在仁安羌干的极好,仁安羌的油田,是鬼子实在必得的地方,肯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日军到仁安羌,我准备让胡链一路西退,然后组织部队,从身后阻击日本人,把日本人往胡康河谷,密支那,野人山的几个方向驱赶。这样远征军可以花最小的代价,奠定胜局!也许根本用不了一年半,仰光,毛淡棉就在我们手上了。这时候我们可以从容的武装华侨,当地土族,朝着暹罗进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周小山更加看重的是,英国人在协议中同意逼迫澳大利亚,让进入澳大利亚的华侨,开垦当地铁矿,购置设备,组织华侨开设兵工厂,为盟军提供装备,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交付川军。

        南洋战火一开,一船船的华人逃亡澳洲。

        澳大利亚南部已经狙击了超过八十万华侨,人地生疏,嗷嗷待哺,要不是胡文虎提前运过去的粮食,他们只能去逮袋鼠吃了。

        大米粒坚产的炼钢,机械设备,已经绕道南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

        反正澳大利亚已经不是殖民地了,英国人不会把他们视为核心利益,何况他们也在遭遇日本人进攻。

        华侨利用二战的机会,在澳洲站稳脚跟,川军自己生产的武器,双赢的局面他不香吗?

        “哎呀,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什么英米援助啊,都得弟兄们拿性命来拼!”

        “你拿命拼还不一定人家瞧的上,如果入缅的军队,跟国内一样,一败再败,英国人还会援助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