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中国应该先观察局势的变化再作定夺。
当美日关系已经紧绷时,蒋介石在1941年10月31日依然告诉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将军说:“予之抗战政策,希望英美运用政治、经济压力以制裁日本,并无英美对日作战之愿望。
换言之,在蒋介石心目中,他此时之所谓“战胜”日本的定义,并不是妄想在军事上“击溃”日本,而是使日本在华侵略行动因无法进展而被迫终止。
因此,中国当时最务实的愿望是:在中日战争结束后,能够获得美国对战后中国重建工作的支持。
甚至到了1941年12月1日,蒋介石得知日本预备和美国重启谈判时,他的判断还是日本根本没有胆量向美国开启战端。
事实上,蒋介石真正期盼的是苏联和日本之间能够发生大战。
跟想法很多的蒋某人不一样。
秦国梁,邓锡候,潘文华,郭勋祺,楚天舒,饶国华,尹昌衡跟扔掉了一个大包袱一样。
证实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候,开怀大饮。
“你们这样是不对的,按照你们川军一贯作风,不是从来不为他人的胜利进行庆贺的吗?”
每当川军将领高兴的时候,贺国光这混蛋就出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