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后这仗,不是周副官指挥的,不符合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打弱敌的战法,所以打的66军伤筋动骨,以至于最后各参战部队攻击力量不足,军部防御力量薄弱!”
“对,对,对,就是中央军瞎指挥,牺牲我们川军弟兄,成全他们的战功!”
“这也怪我们大帅耳根子软,顶不住!”
“要是周副官全权调度五战区所有部队,就不会这样了!”
“周副官,你给我们说说,这仗为什么会败的那么惨,连大帅和军座都殉国了!”
焦守志倒是实诚,不知为不知,将周小山的问题反问。
周小山接着持久战的思路,把防御,僵持,反攻的对日作战三个阶段,结合日军进军的步伐,对当前的时局,详细的给几个军官做了个普及。
再让他们分析这个战场。
几个人异口同声都认为最后这仗不该打,66军应该及时拉回安徽整补,保持巅峰的战力,正确在日后的抗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小山却从刘湘处境,提出了军委会压力,军政部命令,友邻部队配合等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