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拍拍怀里压得四四方方的油纸包,默默盘算着将来的收成。
老听陆慈讲,十里洋场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那可是要比南院门、东大街的铺面大几十倍不止,能吃饭跳舞,能看戏住宿,不用自己爬就能上楼的梯子,无处不在的美妙歌声,晚上灯火通明比白天还要亮堂;各种漂洋过海来的洋物件琳琅满目,十天半月也看不完;美若天仙的推销小姐笑得像桃花绽开,让人心痒难耐——活脱脱就是东海龙宫一般[2]。
唉,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去开开眼,只是这铁鹰也着实太贵,前年降价以后一去一回还足足两百七十九块钱,莫不如学老大买几辆黄包车,租出去坐家里收份儿钱,风雨不愁,旱涝保收,岂不美哉?
正胡思乱想间,前面忽然变得十分拥挤,本来就不宽的路面被占去三分之二左右。小虎一推扶把,侧身准备从路左边的缝隙绕过去,却无意间瞥见人群中间是一头熟悉的铁乌龟,咦,这不是刚刚在机场害小龙白欢喜一场的老冤家么?
洋鬼子造这铁乌龟,八成是比照自己长相来的,这粗长笨壮的车头,像极了陆慈标志性的大鼻子,离了老远都看得清楚分明。平日拉客,小虎就怕这铁乌龟从身旁经过,晴天扬一身土,雨天甩一身泥,再赶上故意使坏的,突然鸣一声喇叭,那可真是烦人得紧。
忍不住好奇,小虎把黄包车往路边一扔,踮脚往人群里挤去,有心看看热闹。眼瞧见铁乌龟斜斜打横在路当中,好一副垂头丧气的嘴脸,小虎感觉实在解气。
机场见过的高个风衣男站在铁乌龟右侧,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低头看着乌龟脚。
咦,乌龟脚瘪瘪的,难怪趴窝了呢。
这年头,铁乌龟对于城里人来说虽已不算陌生,大多数的乡村百姓还是难得近距离看到一回。听说前几年有官爷拉来一种铁牛可以翻田犁地,引得十里八乡竞相围观[3]。更何况,这种小号的私家铁乌龟在关中地区也算稀少。
洋人开洋车出洋相,可算是喜闻乐见的西洋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