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韦嗣立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如此红人的门客,又怎会看得上一个七品不如的县尉?”
龚贤明道:“《旧唐书》记载,韦嗣立的儿子韦恒开元初任砀山令。吴道子也许是陪行左右?”
阎老道:“若是因韦恒到山东,道子也应该任砀山县尉,而非瑕丘县尉。”
“那传说吴道子暮年入川,客死资阳,阎老如何看?”
“囿于史料,老夫只敢断言吴道子晚年二次到过巴蜀之地,至于是否客死资阳,实在不敢妄言。”
龚贤明道:“阎老差矣。吴道子至少三次入川,一次是神龙年间随韦嗣立由洛州刺史左迁饶州刺史,一次是天宝年间绘制三百里嘉陵江水赴川采风。”
阎老笑道:“韦嗣立洛川刺史左迁饶州刺史,四川宜宾古时曾叫洛州,故有此说。不过这是民国二十四年开明书店铸版《新唐书》的印制错误,准确的记载应当是‘洺川刺史左迁饶州长史’,错了两个字。可以查对《旧唐书》,也可以和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新唐书》相印证。洺州在河北,饶州在江西,吴道子又怎会绕路经过巴蜀呢?[11]”
(字幕君:以上这段啰里啰嗦,读者老爷们只需要记住,吴道子是去过兖州之后才开启人生逆袭之旅的。请务必记住这一点,后面用得到。)
徐悲鸿听得津津有味,胡宗南却已然面色冷峻,打断道:“学术清谈到此为止,咱们还是回到乾陵上来吧。”
龚贤明道:“纵使《送子天王图》暗藏玄机,我等皆无缘亲见,好比盲人摸象,徒有心而无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