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古今传奇 > > 第三十一章 千年秘辛 (5 / 5)
        “皇甫轸被杀,并非因为嫉妒,只因皇甫轸的使命就是夺回失去的神笔。而这也是皇甫一族背负至今的罪孽。

        皇甫一族后来避祸离开了中国,但是一千年来,每代皇甫族人都要遵从先辈意愿,选派代表到中国来履行这无尽的使命。来华族人有三成左右或伤残或不知所踪,其余则是空手而回。到了父亲一代,族人血脉更加稀少而珍贵,已经对来华寻笔非常排斥,我这一代更无一人响应。

        祖父待我最好,他也曾年少来华、抱憾而归,弥留之际对神笔仍念念不忘,当时陪在身边的只有我和勃兰嘉。我想,其他人可能难忍他目光里的期许而逃离。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也谈不上点滴收获的奢望,毕竟,都已经过去一千年了。”

        注释:

        [1]《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原文如下: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2]商汤军队经鸣条、三朡之战,于南巢俘获桀。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召开“景亳之命”大会,得到大小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

        [3]现山东省微山县。

        [4]1934年7、8月间的营川坠龙事件尚无明确定论,十年后的1944年8月,松花江又出现坠龙的传说。

        [5]据网络资料,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从彩陶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笔的象形文字,形似手握笔的样子。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

        [6]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著名历史学家,古典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从1928年到1937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傅斯年主持殷墟发掘工作,大小共进行15次,发掘工作后因抗战被迫停止。有说法称,在中国近代科学考古史上,傅斯年是第一功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