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慕容顺知道这一仗,他们吐谷浑必败。但是他的父汗仍然是铁定了心要反抗到底,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见不管如何劝说,他的父汗和天柱王等仍一再坚持,只得含着泪使劲地摇了摇头,极不情愿地一步一步地踱出了慕容伏允的大帐。
第二天早晨,李靖起了一个大早。今天,他心情特别愉快。一方面是两军终于会师,形成合力,战胜吐谷浑只在弹指之间;另一方面,他认为给吐谷浑送去的劝降书今天应该有回信了。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吐谷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根本没有可能取胜了,投降归顺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我相信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应该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绝不会作无谓的抵抗的。他若是再不识抬举,这吐谷浑就真的将从这人世间给抹掉了,到那时,这慕容伏允就真成了吐谷浑部的千古罪人了!”
想到这里,李靖心情非常好。他顺着营前的小路,登上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丘。
阳光从东方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戈壁草原上一片宁静。昨天夜里下的霜被阳光一照,到处是蒸腾的水汽。
虽然草原上春草才开始萌生,还看不到四处绿油油的样子,但山川氤氲,万物化醇。
回望唐军大营处处升起了炊烟,催促士兵晨操的号角悠悠吹起。金色的阳光下,绵延数十里的营房也笼罩在一片金色的薄雾中,显得无比的祥和安静。
李靖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草原上早晨的空气异常的清新,沁人心脾。
“要是没有了战争,人们就这样非常祥和地生活着,那该有多好啊!”
“嘎嘎,呷呷”,空中传来数声鸣叫。
李靖抬头仰望空中,数行大雁排成“人”字形的队列,正在展翅北飞。望着空中一行行的雁阵,将李靖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长安,带到了家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