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指着池中的鸟儿,伤心地说道。他一边叹息,一边自言自语,喃喃地咏道:“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春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皇后啊,你看如今桃花、嫩柳都还在,却哪还有人陪朕一起观看蝶舞,倾听莺啼啊!”
李世民说罢,痛哭不已,竟忘了李靖还站在那里,便独自踽踽离去。
李靖知道李世民咏唱的是长孙皇后早年所作的《春游曲》。当年的长孙皇后是何等的容光焕发,青春靓丽,又是何等的知性可人,夫妇偕和。可如今,他看到李世民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样子也非常伤心。
但除了安慰之外,李靖又能做什么呢?
贞观十年六月(636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之死,朝野震惊,举国哀恸。
李世民更是悲伤不已,他遵从皇后遗愿,葬事从简,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伤心至极,多日不愿理朝视事。众人都很着急,怎么劝谏也没有用。
魏征也上书劝谏,说道:“皇后崩逝,陛下思念乃是人之常情。皇后逝世举国同悲,国人都痛心失去一位贤后。可皇后已逝,大唐江山还要继续啊。陛下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而是一国之君,不能一日而废朝政。况陛下对皇后已经极尽哀荣,累赠谥号‘文德顺圣皇后’。如此尊荣亘古未有,皇后若地下有知,也一定心安矣。望陛下以国事为重,节哀顺变,这才不负长孙皇后的临终期望啊。”
众臣们越是规劝,李世民越是难过,对爱妻的思念反而越发汹涌难以自控。以至于他在朝堂之上,都情不自禁地向大臣们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思恍惚,食不甘味,彻夜废寝的悲苦情境。
众人无奈,都来找李靖。
他们知道李靖与李世民的特殊关系,让他去劝劝陛下。李靖心中也是难受,但知道李世民确实不能再沉迷于伤妻之痛中,要早日醒来。但他又不知从何劝起,一直无法劝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