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战争 > > 一五一 刘文静之死 (2 / 6)
        不久,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军李密有姻亲关系,受到株连被关进监狱。李世民前去探望他,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刘文静详细分析了当前天下局势,趁机鼓动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正是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也正在蠢蠢欲动的李世民,并把刘文静视为自己的知己!

        后来,在刘文静的引荐下,李世民才又认识了裴寂,也才有后来的三人密谋,逼李渊起兵反隋的壮举。

        在策划太原起兵后,刘文静又冒着生命危险,主动请缨出使突厥。刘文静来到突厥后,极力游说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约定一旦攻克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很高兴,满口答应。还借了2000骑兵给刘文静,还赠送1000马匹。对于缺人缺马的李渊来说,这无异于是如虎添翼。李渊曾高兴地对刘文静:“非公善辞,何以致此?”

        太原起兵后,刘文静又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战功卓著。正是因为刘文静在大唐初创时的卓越功勋,因此,在大唐王朝建立后,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当年8月,李渊特意在《褒勋臣诏》中写道:“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右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恕二死……”这就意味着,刘文静和裴寂、李世民一样,都得到了免死两次的特权。

        刘文静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勋,又为什么会因为谋反大罪而被处死呢?

        人可以同共苦,不可以同富贵!

        刘文静的被杀,起因于他和裴寂二人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刘文静向左,裴寂向右。

        裴寂自从结交了李家父子后,由于与李渊同为晋阳宫正、副监,年龄又相仿,结果他们二人走得更近。大唐建立后,裴寂的官职越来越比刘文静高。特别是后来,裴寂摸准了李渊一心要立李建成为太子,是以成为了朝中拥护太子一派,与刘文静渐行渐远。二人常在议论朝政时意见相左,裴寂说右,刘文静偏说左,凡是裴寂赞同的都要加以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