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战争 > > 一四三 古怪之客 (1 / 3)
        丹阳,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

        随着东汉末年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丹阳也日渐繁华。特别是南北朝时的南朝宋、齐、梁、陈,大都以此为京师,所以这里愈加兴盛。到了隋唐时期,除了北方的“两都”长安和洛阳外,在南方,就数这里最为繁华。紫金山下,钟灵毓秀;秦淮河畔,商旅往来,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话说在秦淮河畔临河有一家著名的酒楼,名字起得倒很雅致,叫做“醉秦淮”。这里菜品很有特色,因此每天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这一日中午,在这个酒楼的二楼临窗的桌子上,坐着两位文士。一个白面须髯,一个俊郎洒脱。他们穿着儒雅,举止飘逸。此时他们点了些精致的酒菜,正一边临窗赏景,一边小声地交谈着。

        他们二位不是别人,正是私访到此的李靖和苏定方。

        为了出行方便,他们也入乡随俗,换上了江南文士的装束。长袍大袖,羽扇绾巾,文绉绉、气洒洒,活脱脱地是两个书生的模样。

        通过这几天的打探,李靖越发觉得事态的严重性。原来辅公祏假称收到杜伏威的来信,怀疑王雄诞有二心。

        这王雄诞乃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见到来信也不仔细分辨真伪。他觉得自己忠心耿耿,却遭到杜伏威无端猜疑,心中很是委屈,竟赌气声称有病不到衙门治事,辅公祏便趁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王雄诞的兵权。

        掌握兵权以后,辅公祏便开始大肆剪除异己,装备武器,运粮备甲,反叛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李靖看到这些情况非常着急。大唐虽然是已经统一了天下,但是仍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外面的东突厥一直虎视眈眈,内部的太子与秦王两派之争也已经是水火不容,不可调和。此时辅公祏再进行反叛无疑会雪上加霜。

        苏定方着急地问李靖道:“老师,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迅速地报告朝廷做好防备?”

        李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毕竟辅公祏还没有反,光我们说也没用。事实上现在朝廷内外交困,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哪有精力南顾呢?我们现在先把情况了解清楚,等到回到长安时找个适当时机再向朝廷反映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