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战争 > > 五十 病体难支 (1 / 3)
        李渊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派都水监宇文歆出使东突厥。宇文歆以三寸不烂之舌,对莫贺咄设晓以利害并多致金帛,莫贺咄设答应不再出兵助薛举。解决了突厥问题后,李渊立即命李世民为帅,率刘文静、殷开山、柴绍、丘行恭等八总管共四万余人出长安往西渡过黄河,与薛举大军对峙于高墌城(今陕西长武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有凑巧,大军刚渡过黄河,李世民即罹患疟疾,病重而不能视事,拖着病体领兵渡过黄河到达高墌城后即彻底病倒了。但战事才刚刚开始,李世民只能强撑病体召集大家于帐中开会。他诚恳地大家说道:“父皇今日命本王领兵剿灭薛举,我朝巩固关中、陇西的关键一仗即在于此。因此请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薛举残暴,朝野离心。劳师远征,粮草定然不济,所以他急于速战、决战。我军只要坚守,以逸待劳,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等他产生内乱时再行出击,这样就可以一举击败薛举。从今日起,我军必须深沟壁垒,加强防备,坚守不出。有擅言战者斩!”

        李世民感觉浑身无力,身上或冷或热非常难受。他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偏偏凑巧,本王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又生病了。在本王养病这段时期,军中事务暂由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署理。”众人皆高呼遵命。李世民对防务又仔细交待清楚,才让众人退出。

        李世民还不放心,又命中军置一块牌子于帐中,上写“擅自出战者斩!”几个大字,以示警戒。

        众人出得营后,李世民又单独留下刘文静和殷开山,对他们再三叮嘱道:“刘长史和殷司马,我知道你们二人办事向来稳重,所以才把大军交给你们二人暂领。敌军人多势众,劳师远征,利在速战,我军则利在坚守。军中诸将可能受上次初战胜利的影响,难免存在轻敌的思想。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抓好军中防务,切记要阻止他们出战。凡是有战事,一定要禀告于我,由我决定。你们切勿草率决定。”

        刘文静和殷开山看见李世民说话都无力,站立不稳,心中不忍。他们两人一起拱手道:“请殿下安心养病,我们一定牢记殿下的交代。在您养病期间,我们只管加强防务,保证严格约束众人不得出战。”

        李世民见他们二人答应的清清楚楚,这才安心养病。

        对于李世民的叮嘱,刘文静和殷开山虽嘴上答应,其实他们和众人一样都不以为然。不少人认为是李世民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不能出战而已。

        没过几天,司马殷开山便来找刘文静。他对刘文静说道:“秦王殿下也太过小心,上次我军刚战败薛举,斩薛军数千首级,追击薛军至陇坻才还。我听说当时薛举吓得都要弃陇西而逃。所以我看薛举大军也不过尔尔,都是一些东拚西凑的乌合之众。他们哪里会是我们的对手,殿下何必对他如此忌惮。今薛举新败,已是惊弓之鸟,一听说是秦王殿下领兵前来,早就吓得不知所措,哪还敢出兵交战呢!我想是殿下因为身体欠安,不能视事,所以严令我等坚守不出罢了。诸多总管都纷纷找我,强烈建议趁大军新到,士气正盛,出击薛军。他们让我来找长史商量,你看如何定夺?”

        “只是秦王殿下严令坚守不出,擅言战者斩。我等若是出兵,岂不是违抗军令?”刘文静两手一摊,表示秦王有令,他也没有办法。

        殷开山哈哈大笑,指着刘文静嘲笑道:“我想是长史大人有些怕了吧!秦王是担心你没有取胜的把握,所以才如此反复地交待。上次击败薛举,我就跟随秦王在军中,我观薛举也不过如此。对付这种有勇无谋之士,我们擒之如探囊取物尔!我大军新至,又是得胜之师,士气正盛,何必畏惧不出呢。况且只要我们出兵大胜薛军,殿下高兴得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呢”

        刘文静被殷开山说急了,好像他不答应出兵是胆小似的。但秦王既然把军务交给他们两人来处理,并且叮嘱再三务必要坚守待机。他觉得还是要慎重,不敢贸然处置。他对殷开山说道:“此事还是待我请示一下秦王殿下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