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战争 > > 七十六 北 伐 (1 / 3)
        李渊称帝时,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对付大唐政权,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从此自称皇帝,建立大汉,改元天兴,依托突厥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刘武周接受手下大将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指挥定杨军接连攻克山西多地。李渊先后派齐王李元吉、右仆射裴寂去攻打刘武周,结果都以惨败告终。刘武周趁势攻克大唐李渊的发祥地山西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放弃晋阳逃回长安。接着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与此同时,盘踞在夏县的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遥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占据蒲州,与宋金刚的定杨军也相互联合,成犄角之势。

        刘武周、宋金刚现在士气高涨,准备调动军队,一举攻下关中。

        山西本是李渊的首义之处,是他的老根据地。现在却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李唐在黄河东岸只剩下晋西南一隅之地。现在刘武周强势崛起,大唐形势一下子变得十分危急,关中受到极大震动。李渊惊慌失措,觉得大势已去,受吓破了胆的李元吉盅惑竟颁发了“放弃黄河以东的大片疆域,只固守潼关以西”的手敕。

        李世民听说父皇要放弃河东领土非常着急,竭力劝阻。他连忙上前奏道:“父皇,儿臣以为万万不可放弃黄河以东的大片疆域!”

        “难道朕想放弃这大好山河?可如今这种情况不放弃又能如之奈何?现在朕非常后悔,当初没对刘武周这贼下死手,使之得以做大,竟最终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唉!现在再说这些又有何用?悔不当初啊!”

        李世民见父亲竟似已经心灰意冷,着急道:“父皇,太原是我大唐龙兴之地,是我们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而河东地区富庶丰饶,京城长安大部靠它供给。父皇与儿臣殚精竭虑经历大小多少战,死伤多少将士才得以攻取。如果现在轻言放弃,儿臣深感愤恨。希望父皇能给儿臣三万精兵,儿臣一定跃马持枪,冲锋在前,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失地!”

        李渊见李世民慷慨陈词,说的有理,心才稍稍心安。他见自己几个儿子中齐王李元吉败退山西,痛失他的根据地。太子李建成态度暧昧,对是弃是守始终不予明确表态,他们两人都让李渊颇为失望。只有李世民一人态度坚决,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势。

        李渊激动地拉着李世民的手说道:“吾儿世民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朕为忧,朕甚是欣慰。”

        他把李世民叫到身边,悄悄地对李世民许诺道:“太子和齐王面对乱局全都一筹莫展,元吉更是吓破了胆子,不住地怂恿朕放弃汾、晋。他们都甚负朕望!只有你敢于担当,为朕分忧!如果这次你能消灭刘武周,稳住大唐江山,朕便册封你为太子。”

        “父皇快莫如此说!儿臣愿为父皇,为大唐社稷赴汤蹈火,岂是为了争储君之位?只要父皇和大唐社稷安稳,儿臣何惜这一腔热血!”

        李世民虽然嘴上推辞,但心中十分高兴。他在父皇面前保证一定要剿灭刘武周,为大唐去除当前这个最大的隐患。

        李渊听了非常高兴,在619年十一月,下令征发关中所有兵力扩充李世民的部队,命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征讨刘武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