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吃亏!刘大人这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李世民第一个站起来支持刘文静,他对李建成说道:“大哥,我们太原地处边陲,突厥一直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太原时刻面临突厥的威胁。如果我们暂时不结好突厥,一旦我们起兵,逐鹿中原,后方必然空虚。突厥就有可能在我们的后方死死地牵制我们,若他们再与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联合,共同合击我们,则我们有可能刚冒了一点头就被他们联合绞杀了。财帛金宝本就是身外之物,况且都归突厥也只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等我们站稳了脚跟,实力扩大了,我们就有了与突厥讨价还价的机会了。”
此时得到李世民的支持,刘文静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下来,站起来对李建成说道:“大公子,现在突厥的实力非常大,不管是刘武周、李密还是窦建德之流,他们起兵之初都要结好突厥,以之为后盾。我们这刚刚起兵,还不足以与突厥抗衡,所以暂时隐忍一下也是必要的啊!”
李建成还想反驳,李渊摆摆手道:“建成不要再说,刘文静大人做的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没有稳定的太原后方,若想与天下群雄去争夺天下是不可能的。”他又转过脸来,高兴地对刘文静说道:“何况始毕可汗还答应借两千骑兵给老夫,并赠送一千匹战马给我们。对于缺人缺马的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豪华大礼包啊。若非刘大人善于言辞,又何以能致此?”
刘文静连忙起身道:“唐公谬赞了!属下甚是汗颜。唐公,我们一旦与突厥结好,则无后顾之忧,可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需半年,帝业可成。”
李渊抚掌笑道:“善哉,善哉!刘大人的话,可是说到老夫的心坎里去了。”
众人听了以后,个个都欢欣鼓舞,好像天下已经唾手可得似的。李世民此时趋前对李渊说:“父亲,如要起事,有一人一定要请来为我们所用。”
“哦?”李渊转过头来,不解地望着李世民,疑惑地问道,“是谁如此重要?”
“父亲,此人您认识,就是我们太原道马邑郡丞李靖!”
“哦,你说的是那个李靖。李靖此人为父倒是知道,有才华有胆识。前段时间为父也曾有意拉拢他,对他经常给予赏赐。但为父也试探过多次,他从来没有表露出有相随起兵的意思。不知此时是否能答应助我。”李渊说道,“现在事情紧急,可派刘文静刘大人多带金银去马邑郡把他请来。”
李世民正色道:“父亲,不可。孩儿听说‘小人可以利至,君子当以义请’。李靖与孩儿颇有交情,孩儿想亲自去请,以表达我们的诚意。”
李世民以前与李靖在一起游玩时,曾多次旁敲侧击地暗示李靖,如若自己随父起兵的话,李靖是否能一起参与。每次暗示,李靖都佯装不知,未置可否。李世民总认为是事情没开始,李靖不敢表态。现在已经决定起兵了,李世民相信李靖肯定会参与。所以他觉得一定要去通知李靖,邀请他一起参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