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战争 > > 第三十二章:马关条约(一) (1 / 5)
        1894年12月18年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同意与清廷正式谈判议和,不过要求清廷必须派出有“正式外交资格的全权委员”。

        其实早在1894年11月12日慈禧得知刘坤一在辽东战败后就已经让李鸿章找人与日本协商议和。

        李鸿章让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担任自己的代表去日本商谈议和之事。

        德璀琳到达日本神户后伊藤博文打算第二天接见他不料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表示反对。

        他认为一个外国人没有资格担任清廷全权大臣同时也提醒伊藤博文防止第三国干涉伊藤博文觉得在理就通过外务省拒绝与德璀琳谈判。

        1895年12月22日清廷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委任美国人为顾问于12月27日到达日本广岛。

        本来清廷为了缩短行程希望在长崎作为谈判地点,但日本不同意因为自甲午战争开始之后日本就把大本营移到了日军主力出征的地方广岛,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都在广岛。

        第二次正式谈判期间威海卫战役也正在进行,伊藤博文让陆奥宗光拖延谈判时间争取威海卫战役结束之时在确定具体索赔事项。

        第二日陆奥宗光接见了清廷代表便提出要求清廷割让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台湾岛,另外赔偿日本军费以及战争损失三亿两白银。

        陆奥宗光的狮子大开口吓得张荫桓直冒冷汗,因为他们出访时慈禧只同意赔款五千万两割地仅限于台湾岛,所以张荫桓便以请示朝廷为由结束了谈判。

        当天晚上张荫桓便发电报给慈禧,慈禧看后怒火膨胀也没在理会张荫桓,张荫桓和邵友濂只能日本等待慈禧答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