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大朗二郎三郎不同,杨四郎与杨七郎始终大部队在一起,不过即便是大部队,也就三百来人而已。
并且随着厮杀,当杨业独自杀到,与四郎七郎回合时,人数也就剩下不到一百五十人。
三人好不容易杀散辽兵,杨四郎认为不能按照原路返回了,不然依照辽人的布置,大家肯定回不去。
杨业看着自己这个最聪慧的儿子,加上杨七郎在一旁赞同与催促,杨业下令,带着这剩余的一百多号人,选了一个偏僻小路,就抓紧时间撤离。
可惜由于金沙滩地形复杂,三人不知方向,阴差阳错的更加深入敌方,直到被一条小河挡住去路。
三人无奈,只能找一处高地,暂时躲避,同时也能防止辽人骑兵的冲锋。
好在辽人还在原来的路上继续追击,因此短时间反而没有找到杨业众人。
三人早某处不高的小山上驻扎,巧的是此处居然有座苏武庙,旁边还有一个李陵碑。
傍晚时分,众人才缓过劲来,杨业由于年老受了箭伤,意识开始有些模糊,但身上的责任,对妻子的承诺,还是让他坚持着。
“七郎,现在已经天黑了,你速速离去,去佰城,去叫援兵保护皇上。”
杨七郎一听,直接跪在地上,哭声喊道:“父亲,如此危难时刻,孩儿怎能离你而去?何况孩儿还能杀敌,孩儿不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