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玄幻·奇幻 > 玄幻奇幻 > > 第四百零九章 弘忍悟性 (3 / 3)
        弘忍没有得到天地和万物生灵的认同,却得到了天地和万物生灵的馈赠,它们在与弘忍共鸣,在与弘忍互动,因此桃避才感觉有悟。

        这一悟,弘忍终于探得根源,天地与万物生灵在共鸣,在互动,在馈赠,他清晰的察觉了一切,这都是本源,知如何生,知如何强,知如何生,知如何亡。

        天地与万物生灵的馈赠,使他神环重现,而且自有佛光万丈,加持了天地与万物生灵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弘忍再得强大,实力尽数恢复,直入地火境巅峰。

        佛光万丈,不但神圣不可侵犯,而且有不尽能量,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从此外罩脑后,不消不散,不能隐不能藏。佛光普照之下,好生之德浓郁如实质,万物生灵得养,贪欲邪恶得止。

        桃避感悟结束,从此回归少林,正式开门授道。他有了理解,天地的馈赠止于此,共鸣与互动止于此,要想得更多的馈赠,将要有更加高深的修为,如此才能容纳更多的馈赠。

        回归少林之后,桃避明清规定戒律,梳方法理所得,成就了佛理,开创了佛法,被世人尊称活佛。他随意择地,于一颗树下静坐感悟,那颗树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菩提树。

        “菩提”是桃避得天地律动的感悟,没有实际意义,代表天地律动之音,被他用来指觉悟、智慧,喻作忽然清醒,豁然开朗,彻底觉悟,收获真知,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最神奇之处在于,弘忍能得万物生灵呢喃,因此有了金科玉律感悟,口出真言,能够唤醒万物生灵本性。这与唐僧的六字真言有相似,又有不同。

        唐僧的六字真言要作不断尝试,因此长久吟诵不断,唤醒的也只是初始善良。而弘忍的真言,更庞大更精深,直指本性善良,但是更加深入更加彻底,当然也需要不断吟诵,因为本性太蒙昧,唤醒何其之难。不过随着实力加强,这种能力也将加强,至强处一语或可解厄难,或可助顿悟。

        弘忍后得两个不俗子弟,法号为慧能和神秀,慧能正是出自智囊浑沌之后,来自浑氏一族。而神秀则从东瀛远道漂泊而来,出身饕餮一族,本为忍者,后敬仰弘忍,自此追随。

        相传弘忍对慧能和神秀非常满意,为择法嗣,曾要两人各持一偈。神秀闻命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闻命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相较之下,认为慧能更出色,定为依钵传人。后来神秀离开少林,在北方木荒开创的北宗禅。而慧能则以少林为基,开创了南宗禅。从此有“南能北秀”说法,都尽得世人美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