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好奇,就出声询问。“老人家,这里可有晨钟暮鼓出现?”唐家太神奇,直接就问,也不避讳。
“这个客官也知道,本是常事,客官想知道,青葱岭哪里都能打听。”老妪果然知道此事,出言就说是寻常之事,可能因为不作为消息,没有向丁一要价。
“暮鼓确实出现了,只不过太细微,不用心察觉不到。客官分心收获信息,因此没有听见。”老妪笑着解释,但是丁一仍然存疑,再怎么沉思,也应当能够察觉,因为那是心底响起的声音,除非确实太过细微。但是以此地之势,岁月浸染之久,怎么可能如此微弱。
“客官勿疑,这是因为晨钟暮鼓被狐氏引向他处出现。这里细微,却也有些效果,凡人因此受益良多。”老妪见丁一出现疑惑,继续解释,但是被导向何处,却不再叙说。
因为那涉及一脉之秘,不便言讲,丁一认为,就是交换,老妪也不会讲。唐家商会遍布各地,自然有此规矩,否则怎么可能处处立足。
“客官所询之事,可曾满意。”老妪转而问及消息之事。
“有所收获,但不能判断。”丁一直言。
“如此,消息价值十颗良药,客官可有意见?”想来老妪已经作好了价值衡量,以收获大小而定,而这全凭丁一之言,唐家商会气量非凡。
丁一当然没有意见,十颗良药收获之巨,在消息之外,更胜消息。其余的四百九十颗良药,也不收回,留作交换灵玉,时日再久,好过空存。
再无他事,丁一正准备起身离开,那老妪却说道,“客官疑自可到狐氏去了解。”说完拿出一封书信交给丁一,“正好狐氏妲己,有书信来,要转达于你。”
说完老妪端起身前茶杯。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丁一蜀地一番见识,对此有过了解,想不到影响到了这里。在感到丁一想离开之后,老妪主动表达相送之意,婉转中掩盖了丁一可能存在的欠礼,或者不好说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