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玄幻·奇幻 > 玄幻奇幻 >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仰奥义 (2 / 3)
        既然女娲提到散去修为,那么就先从最初的情绪开始吧。丁一理清思路,清空杂念,开始想象如何散去情绪层的修为。

        情绪是什么,用古风的理解,情绪是因为害怕才产生的,是自我生存的原始需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无非是因为不能确定生命是否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又为什么要担心生命不能得到保障呢?

        丁一想到,父亲曾经说过,这是灵的第一次选择,那么是不是这种害怕也是灵带来的呢?那么什么能让自己放弃害怕,放弃对生命无法得到保障的担心呢?

        想到这里,灵光一闪,如果生而为大众,死而为万民,那么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害怕感消失,刹那间,一种不以生喜、不以死悲的无情无欲感,从心底升起。第一层修为,在丁一参透害怕之后,成功散去。

        丁一又想到古风曾经提到的性格,认为性格是灵做出的第二次选择,淘汰性格残暴、懦弱的,选择宅心仁厚的。为什么会出现残暴、懦弱、宽厚、仁慈的性格差异呢?

        结合古风曾经的讲解,丁一认为,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想要实现这种需求,自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那么为何要有需求,这些需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难道又是灵在暗地里推动的?

        按古风的推测,在性格层就应当以天下苍生为念,如此才能形成真正有益修炼的性格。如果以天下苍生为念,那么性格自然寄情黎民百姓,自己又何来需求,又何来执念,有兼爱天下的仁厚之心,自然有无欲则刚的性格,何来自己的性格。

        再说到意志,按照古风的理解,意是人生的阅历、是知识的积累,志是因为阅历和积累,形成的一种原动力、一种方向。如果真正做到谋事于人世,泽被于千秋万代,这种意是何等广博、何等宏伟,与自己原有的阅历、知识相比,如同一粒灰尘比诸浩瀚星空。

        浩瀚之极,不就是近乎于无吗?只不过这种无,不是真正的无,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一种催人奋进,始终怀揣努力进取意识的上进之心罢了。

        感悟不知时间,在这种深层次的感悟中,丁一枯坐如雕像,不知过去多少时日,也许几天,也许几月。直到丁一手中的那颗蛋吸取丝丝能量,里面似乎已经有生命的懦动,丁一才有了动静。

        这种动静,伴随玉兔对丁一手中蛋的变化,和丁一身上的变化,同时发生。丁一彻底感悟了,此时他的内心无比空明,对信仰的理解无比透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