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姑等人坐上车子连夜赶路。车子里除了初辰和长诀在一唱一和地谈笑,方占水和三姑皆沉默不语。
许是第一次往大西北去,又是个苍茫古城,初辰显得极为兴奋。她一路念叨着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长诀则嘲笑道:“我说初辰大小姐,你倒是有点文化好不好?”“怎么了?”初辰疑惑地问道,“我哪里背错了吗?”
长诀哂笑一声,说道:“这玉门关乃是旷古文明的奇关,描写它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你倒好,背来背去就这一首,岂不有辱先人?”初辰冷哼一声,满脸怒色,冷冷说道:“你倒是有文化,你来背背看,都有哪些诗词歌赋!”
“来就来,”长诀清了清嗓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完,长诀呵呵笑了两声。颇有挑衅地问道:“服不服?”初辰一噘嘴,说道:“这才哪到哪呀?你说的数不胜数就是这?”
“好,再来,”长诀淡淡说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完,长诀又嘿嘿了两声,对着后视镜挤了两下眉毛。初辰明显还是有些不服气,刚想怼回去,三姑拉长声音哼了两声。
初辰一鼓嘴,说道:“妈,看你怎么一路上沉默寡言的?是有什么心事吗?”三姑一笑,说道:“没什么,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说着三姑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去说了,”随即她话头一转,笑道,“你们可知这玉门关的来去?”初辰来了兴趣,问道:“哦?还不清楚,妈你说说看。”
三姑清了清嗓子,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首先关于‘玉门关’的由来,最早起于汉武帝时期。元鼎六年,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这四郡为河西四郡,玉门关则为两关之一,另一关为阳关。之所以以玉命名,相传是新疆,也就是古西域和田玉进入中原的最主要的关口。”初辰点了点头,自语道:“原来如此。”
三姑又道:“其次,这玉门关的位置也是几经变更。”“哦?”初辰瞪大了眼睛,问道,“这地方还能变?”三姑点点头:“最早的玉门关乃是在嘉峪关北侧的石关峡,夹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最早是战事防御的重要关隘。有诗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塞下磅礴的肃杀之气。”
“那后面呢?后来的玉门关在哪里?”初辰问道。三姑点点头继续说道:“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战略的需要,玉门关遂西迁敦煌西北一带,石关峡原址改置为玉石障。大约在汉武帝太初三四年,玉门关迁移到敦煌,具体位置大约在如今的小方盘城。在东汉时期,玉门关也进行了一次迁移。小方盘城这里的玉门关就成了‘故玉门关’。现在我们所说的玉门关也多指此处。”说着,三姑朝长诀一努嘴问道:“长诀,我们此次要去的应该也是这个故玉门关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