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进入社会的起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差不多的,一个在校园之中学习,另一个在社会这所大学之中磨练。
可为什么他们对待老师的态度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就要说道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之间的区别,老师的教育或者是有些暴力,或者是暖如春风,可能在当时会让学生很是反感。
但是这还是要看本心。
孩童的时代总是叛逆的,如果不叛逆,好像就会缺少一些东西,坏学生其实就是走上了歧路的孩子,他们需要有人去指引,有人去打骂,让他们幡然醒悟,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孔老夫子说有教无类,其实已经包含了许多的心理学知识。
当时的折辱,当时的怒骂,可能过了多年,等到他们进入了社会之后,他们会慢慢弄发现,原来老师当时是真的为了他们好,所以他们会感激,他们会为当时自己的行为愧疚,而这份愧疚掺杂在感激之中,只会让感激变得愈发浓厚。
然后就想着回报,很多人的心中都埋藏着感激,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会把对方认可成为自己的长辈,因为从心底知道他们当初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好。
而那些好学生,其实并不是不知道感激,但是老师所教的道理,到了他们的身上,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他们听话,他们去学,他们用遵守规则来换取了人生道理,老师会因为成绩好,听话而赞赏他们。
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肯定感激,但是这种感激却不会一直持续,迟早有一天会慢慢淡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