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登上“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与英国首相签署联合宣言,也就是成为后来《联合国宪章》基础的《大西洋宪章》。
联合宣言签署之后,美国正式介入二战,开始对反抗侵略者阵营的英国、中国等进行援助。
当时的日本政府制造舆论,提出所谓ABCD包围圈,即美国(America)、英国(Britain)、中国(a)、荷(Dutch)四国将日本孤立,形成包围圈,意图遏制日本扩张。与此同时,日本已经暗中决定对美、英、荷开战。
其中实力最强,站主导地位的自然是美国。
虽说日本当时军力强盛,可是一旦石油供应被切断,那些强大的军事装备将变成一堆无法移动的废铁。没有了钢铁输入,也无法建造更多的武器装备。
日本北进苏联征服西伯利亚的计划破灭,为了解决石油危机,日本决定全力施行南进计划。
美国自然成为了日本最大的拦路虎。
只不过美日之间隔了一个遥远的太平洋,日本没有实力消灭和占领美国。经过高层决议,日本认识到,必须通过一次局部战争的胜利,打击美国爆棚的自信心,令其在亚太利益面前做出让步。
这一年12月7日,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
那天清晨,日本的飞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驶向美国海军基地和造船基地珍珠港,在美国人还沉浸于美好的睡梦中时,发动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偷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