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人还是半大孩子。
都迫不及待地拿着木杈、木锨、推板、扫帚等各式工具,
各就各位,边说笑边劳作。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各家都只管自家的事情。
曾经火热一时的打谷场逐渐少有人用,冷清许多。
再后来,农村机械化运作成为现实。
各式各样的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既灵活快捷又省力,
使得打谷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了乡村的视野。
民国时期的重庆,当然仍能看到打谷场。
然而,出现在眼前的这一片冷冷清清。很邪门儿,有点不对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