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兵亲自去水泥实验厂坐镇,选用不同配方进行煅烧,烧制增加烧制时间检验效果,用了整整半月时间比对,找出了土制水泥配方,开始大量生产水泥,预制厂跟着就开始预制建设需要的涵洞和梁、柱混凝土产品。
他还要水泥实验组跟踪每炉水泥质量,继续实验,寻找最优配方。
安置点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二师兄在赵晓兵的指导下设计了10套户型一样,都有五间正房,两间偏房,一个厨房带卫生间的院子。
提供给工匠住的40套房都是一间五进带厨房卫生间的房子。
直接调整方案布置了两条街,建起了乡公所,治安执勤点,医馆等公共场所。
家家有水缸,采取集中供水。计划每天下午安排专人用水车将清洁的山泉送达。
不但如此,按照赵晓兵的要求反复试验制造出了涵管,采取集中排污进入化粪池消解。
彻底结束了过去老旧场镇那种无排污系统,天天早上当着大街倾倒便桶,污水横流的历史。
为了解决消防安全,街道一侧做有明沟,每隔5丈建起沉水池,将穆家沟的溪水引了进来。如此既实现了活水流淌,又解决了防火用水。
赵晓兵还研发了预制过梁用于门窗施工,在墙角节点位置每两尺高度用粗铁制成拉结筋,增加房屋的抗震强度。5尺以下的墙体全部都用研发出来的土水泥砌筑,防潮还不怕风吹日晒。
由于牛马严重不足,牛车不能全部配置到每个专家、部门机构之中,按照李保正的建议,罗城搞起了共享驿站,有点像后世的共享单车模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