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野狗多了之后,就不止局限于晚上行动了,甚至于大白天都敢公然出来,在路上撕咬行人,路遇小孩儿,竟然敢扑上前去,将小孩儿咬死啃噬,酿成了狗食人的惨剧。
其实在清末民初那个时代,世道崩乱,狗食人这样的事情并不出奇。民国三年,河南某地军阀混战之后尸横遍野,当地一个杀猪的屠夫,家里有十几头肥猪,尤其是有一头老母猪即将下崽需要营养,换做往日太平年生,地里头的庄稼就足够母猪吃食了,可是那时候战乱频发,老百姓哪有时间安安生生照顾庄稼,庄稼地早就废了。而且那战场大部分都是在庄稼地,因为河南平原,庄稼地地势广阔,中原大战的时候各路军阀都喜欢在平原上挖掘战壕摆出阵势,这一来老百姓都遭了殃了。地里庄稼颗粒无收,人的口粮也都被军阀搜刮走,人都没得吃,哪里有吃食喂母猪?
而这屠夫的老母猪眼看就要下崽,苦于没有东西给老母猪补一补,眼看那老母猪日渐消瘦,说不定那老母猪一肚子的猪崽子都生不下来了。
这屠夫心里头不是滋味儿啊,他心一横,竟然将目光盯在了那战场上的士兵尸体上。
战乱时代,军阀战败后大都不管自己士兵的尸体,那战场就是平原庄稼地,当地老百姓在战后收拾尸体,尸体上的呢子军大衣就剥下来自己穿,那尸体在地上挖一个坑就地掩埋,端的是上好的肥料,养出来的庄稼保证大丰收。
这屠夫在战场上收了不少尸体,尸体在屠夫眼中,和杀了的猪肉没什么区别,他悄悄瞒着家人,将一些尸体拖拽回家,切割腌好。
不仅人吃,他还弄了不少人肉和肠肚心肝等边角料饲养自己的老母猪。
那老母猪吃了人肉之后,立即有了变化,毛皮鲜亮,体态渐渐肥盈,只是这老母猪看人的眼神渐渐变化,无端的有点凶戾,让人看着心慌。
那屠夫也没想这么多,只以为是老母猪即将生崽子,所以会这样,见老母猪营养跟上了,他也就不再喂养他人肉等东西,改为普通的青草料。
没多多久,那老母猪就要下崽儿了。
这屠夫家里有儿有女,最小的一个儿子才三岁多点儿,平素最受屠夫的喜爱,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给小儿子供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