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那个年代,有钱没钱都不保险,中原地区的人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所以不少人为了生计所迫,就走上了盗墓倒斗这行当,他祖爷爷王三就是这么一个人。
王三年轻时候,家乡战火纷飞,百姓生灵涂炭,那时候通货膨胀极其严重,老百姓拿着纸币买不到白米白面,所以中原地区都是使用“袁大头”或者金子这类的硬货作为流通货币。
王三家中父母在战乱中都已经去世,其余亲人也都跟着难民讨饭逃荒去了关中,家中家徒四壁,只剩下他一个人。
说来也巧,刚好那时候有人在街上招工,而且上车就给两块银元,还给大白面馒头吃,只是那招工的卡车,竟然是日本人用的那种军卡车,上头还刷着日本字儿,有不少老百姓都在后面指手画脚,戳那些为了银元和白面馒头上车的人脊梁骨,说他们当了日本人的狗腿子,是汉奸。
王三也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为了生计,顾不得国仇大恨,也就上了那日本人的军卡车。好在那车子虽然是日本人的,但是上面招工的人却是本地的一个大军阀,只是这大军阀素来和日本人有勾结,名声不太好。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盗墓贼当中的“官盗”和“民盗”之分。
盗墓倒斗之事,最早在周朝周幽王时期就有史书记载,历史书上最著名的恐怕要属伍子胥发楚王墓,鞭尸雪恨这件事情,到了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挖掘秦始皇陵烧阿房宫,劫掠了宝货无数,史书记载他将这些宝货“悉数充军”。有了这个先例,后世的枭雄霸王一个个都有了祖师爷,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于军中设立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以需要军饷为名,专司挖坟倒斗,昼伏夜出,为军中筹集军饷,他的摸金校尉当中有不少倒斗高手,曹操将其设立了正规的军事编制,于是盗墓开始有了官盗和民盗之分。
其实这摸金校尉最早在后汉时期就有了,只是那时汉朝官威依旧,盗墓倒斗之事终究有违礼教,所以见不得光。曹操乃是一代枭雄,胆识过人,将摸金校尉发扬光大成为了定制,世间倒斗的摸金校尉多拜曹操为祖师爷。
所谓的“官盗”,就是打着官方名义,明目张胆的倒斗,官盗一般只有乱世才会出现,每当朝代更替的乱世,就会出现官盗。曹操可谓是官盗的代表之一,袁绍讨伐曹操时,名士陈琳在讨伐曹操的檄文当中就写曹操“多发古冢,遗骸遍野”,讲的就是曹操为了筹集军饷命手下摸金校尉倒斗之事。其实那时候盗墓倒斗并非曹魏所独创,东吴孙权麾下有一支倒斗部队,在吴地遍发古冢,意图寻找到南越王赵佗墓,但是没有找到,最后意外地在岭南发现了南越王婴奇墓,不过他们在倒南越王婴奇墓的时候在墓中遇到了机括毒沙,守陵邪兽,一干倒斗高手尽墨,事后孙权再也不敢随便倒斗发冢。
孙权这支部队叫做“土夫军”或者“夫子军”,和军中的“火头军”一个编制,类似于古代的工程兵,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除了修建军事设施之外,白天就明目张胆的圈定古墓,挖坟倒斗。这支部队是南派倒斗人最早的起源,南派倒斗的人大都自称“土夫子”,“夫子”,名字虽然土,但其实是个雅称。
古时对文人的三种称谓:君子、夫子、才子,即是指有德之士、饱学之士、多才多艺之士。土夫子,意思就是地下倒斗的先生,多才多艺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