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晚饭后,大伙儿坐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屋了。
“爹,柳林镇一间铺子大约多少银子”?夏花问道。
夏志安眼角上扬,瞧了瞧夏花,说道“一般的镇上大开间的铺子约莫八十两。咱柳林镇不同于别的镇,在大吴,官府将此镇定位为商品流通的中转站,现下已成为东南地区乃至整个大吴商品循环的枢纽。这样一来,大开间的铺子约莫就要一百四十两。”
夏花自从买了《大吴国志》后,一有空闲就翻来看看,自然也清楚柳林镇在大吴的定位,不过书中只是一笔带过。
“爹,咱家在镇上买间铺子如何?”夏花道。
夏志安瞧着夏花示意她说下去。
“爹,阿花想着,一来黑娃来年就八岁了,再不读书就有些晚了,倘若黑娃去镇上读书,每日来回虽不算远,但若住镇上总是方便些。二来,倘若咱还要摆摊儿,每日往返镇上家里,夏天还好,冬天就不大妥了,若是热烫的吃食,估摸到镇上就凉了,长期以往终是不便。”夏花说到这里见夏志安脸色有些严肃,估摸是觉得开支大了些,便稍作停顿。
“姐,我真的可以读书了。”黑娃心道,这样可以当大官了。
夏志安见黑娃一脸兴奋,眼睛冒着星星,摸了摸黑娃的头,示意夏花接着说。
“爹,买铺子现下虽是一大笔开支,然而日子长了,生意上了路子,也能挣回来,再说铺子本身也是一项资产,以后一大家子到镇上也有住处。阿花想着前些时日摆摊儿挣了约莫七十两,卖糕点方子还有一百九十两,这下就有二百六十两,买铺子用去约莫一百四十两,添置一些桌椅板凳碗筷之类的用去三四十两,日常采买、周转等开支准备五十两,余下三十两留作黑娃一年读书的束脩及纸笔等日常开支应该还有剩余。而铺子这边慢慢有了起色,赚的钱分出来一部分继续供黑娃读书。”夏花缓缓道。
夏志安瞧着夏花,眼神里含着赞赏。沉吟了一瞬道,“闺女儿打算卖些啥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