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
农家,以一个农字为名,自然在这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事实上,凡是农家高层,基本上都有着非常精湛的农学知识。
农家解体之后,散去的只是农家的组织机构,而不是整个农学,伴随着农家弟子的散失,农家学问反而趁着这个机会传递到了整个天下。
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农家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上升,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中流传最广的一支。
然而,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张良和韩非谁更胜一筹?
老实说,这个问题实在是让人有些头疼,但依靠着一个帝国作为后盾,韩非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又岂是一个张良所能比拟的!
稷下学宫!
咸阳城中,帝国重开稷下学宫,邀请百家学者之中最有名望的一批人进入稷下学宫,进行讲学。
同时,在帝国的范围之内,更是建立起了一座座书院,传
授百家学问,每隔一段时间,在书院之中表现最好的一批人,都能得到,前往稷下学宫听讲。
待到一年之后,官府就从稷下学宫的学子之中挑选优秀之人,进入朝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