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郡守大人后,杜良便回到作坊里,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全部心思都放在酱油和绘画上。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摩,杜良的画功已经有了十足的长进,笔下之物惟妙惟肖,唯独缺少了些意境而已。
意境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不仅需要极深的造诣,还要配合适当的机缘巧合才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所以杜良并不着急,余下的时间便陪着老县令和瘸子喝酒品茶,日子倒也惬意的很。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初,距离郡守离开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田地里的禾苗已经有半人多高,长势很好。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将是个大丰收年。
也是在这一天,杜良的酱油终于发酵成功了。众人第一次品尝到了用酱油做的菜,顿时赞不绝口。
朱大嘴吃过之后,便死死地缠着杜良,祈求第一批酱油无论如何都要先在朋来酒楼里推行。
这样既可以让酒楼的生意火爆,又可以让百姓们尽快了解到酱油的妙用,为以后的出售做好铺垫。
对此,杜良倒也没有太大的异议,只是叮嘱他们一定要将价控制在百姓们都吃得起的价位,决不能以此牟得暴利。
狗子和朱大嘴欣然允诺,他们都很了解的杜良的脾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