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小说 > > 十五.推理小说家的傲慢 (2 / 3)
        傲慢略微摇头,“你再好好想想。侦探真的能够让读者代入吗?他们真的处于同一地位吗?”

        由于傲慢的态度太过笃定,杨怀朔也开始重新思考起来。读推理小说的本质其实就是跟随侦探的脚步进行调查。唯一的区别就是真凶是由侦探揭露,还是由读者先行猜出。杨怀朔是将推理小说作为与作者的交锋理解的,作者出题,读者解题。如果读者能先于侦探解出谜题,就是读者胜了。如果读者在侦探揭露真凶之后才恍然大悟,就是作家赢了。

        一直看戏的李铭终于插入了话题,“大侦探,你写过小说吗?”

        “没有。”杨怀朔回答,“论文写过不少。”

        “你会怎么写一篇论文?”

        “还能怎么写。先定下课题,搜集资料,再……”杨怀朔知道他想提示什么了。

        搜集资料完毕后,就是写大纲。

        如果将其替换成推理小说,即是作家会先得出谜题结果。再返回去,细化加工推理过程。

        所以作家与读者的思路其实是相反的。一个是由过程推往结果,一个是由结果反推过程。就像一道字谜,作家往往会先选择他想得到的字谜答案,然后再根据答案编造具体谜题。某部电视剧里,为了得到“崔明冲”三个字,编剧愣是从一首诗里面找日、月等字。而这几个字除了在同一首诗内,其他并无联系,亦无顺序,甚至没有提示。就是单纯凑出了一个字谜。如此一来,观众能根据诗歌推出凶手才叫“聪明绝顶”。

        而这却是可以作为读者不可代入侦探的反例。写下侦探的是作家,写下侦探推理过程的也是作家。除非作家得了失忆症,不然他笔下侦探的每一步思考,都是为了最后的真相作铺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