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一点的每天会给父母拿一碗饭来,走时在洞口加一块砖,日复一日洞口封死,里面的人就只能活活饿死。
传说到了宋代,开封府附近出现了一个怪物,经常半夜出来害人。百姓不堪其扰,宋仁宗便想找人收了这个妖怪,可惜遍寻这妖怪下落无果,便将这事交给了包拯。包拯前后忙活了半个月,终于在一瓦罐坟中找到了知道此妖下落的老人。
在老人的指导下,包拯收了那妖。上奏宋仁宗说老人家虽然不能劳动,但他们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希望能下旨废除瓦罐坟习俗。
宋仁宗欣然同意,于是从此便再无瓦罐坟了,当然仅限于繁华之地,至于偏僻落后的地方仍有此陋习。
不止中国,日韩亦有记载。穷人家的老年人,年纪大了就主动进山里等死,不去的会受到大家的唾弃。
这是子女与父母的一种无声协议,而这种陋习在双方半推半就之中留存了数百年之久。
至于在太平盛世时,又是另一番场景,60岁全族供养,70岁全县供养,活到100岁那可不得了,叫做人瑞!是要上报皇帝的,名门贵贾会求着上门供养。
至于这些全是因大学时认识了一个胶东的朋友,有一次聊天便聊到了这件事上。
他跟我说在胶东过去,老人到六十岁搬进活人墓里,子女半夜送饭,什么时候饭没人拿了,说明人死了,再把墓给封死。
在胶东叫什么六六坟、乞死洞,说是之前大兴水利时挖出了不少,就些吃饭喝水的瓦罐,没有什么陪葬品。
脑子中几乎一瞬间便窜出这些零碎的线索,可仔细一品又处处透着漏洞。
一是瓦罐坟多见于小坟丘,像这样高度集中的万人坟至少也得是人口密集的郡县才有,而川东深处在很久之前猛兽横行,根本就不能住人,即便有也是极少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