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也不客气,坐下便吃,酒足饭饱后才道:“爱徒有幸早登仙阙,临终有一遗志相托,故老和尚今日前来,便是为了其生前最后一愿。之所以来晚,皆是因自己年老体衰赶不得长路。”
张老四脑瓜子通透,一听就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原来这个老和尚竟是那赊刀匠的师傅,这下孙儿该有救了。”
虽然张老四不待见那赊刀匠,不过听闻他死了心中不免空落落的。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而且死前还不忘履行了当初的约定,张老四越想越不是滋味…张老四虽然好奇,不过也识趣的没有戳老和尚的伤疤,没有过问赊刀匠的死因。
张老四再一次回想起那日赊刀匠说过的话,突然也明白了老和尚吃肉喝酒纯属履行徒弟当年的饭局之约,同时也算得上是悼别他的爱徒。
老和尚继续说:“我此次前来便是替徒收徒,不知施主思虑清楚没有?”
张老四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哪里还需要考虑,当下满口答应下来。于是五年前赊刀匠说的话终于应验了,一个替徒收徒的老和尚,一个替孙拜师的老农,一桩师祖徒孙之情就此展开。
老和尚同张老四商定了其中细节,说了很多话,第二天老和尚去了深山里的庙宇生活,继续修研佛道,庙里来了老和尚,僧人们自是高兴的。
说来也奇怪,这场荒诞的拜师之后,寻秋的病又一次不治而愈神奇的好了。
而寻秋也不知为什么,每年都得随禅师在山中修习月余。自他五岁起,便年年如此,不曾有过中断,直到18年期满。而今年便是最后一年,而那和尚也早已圆寂三年了。
得其快寿终之时,寻秋尚在外地,赶回来时他已圆寂许久了,寻秋上前摸了摸他枯槁的双手,回想起不咸不淡的祖孙情谊,不免落下两行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