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竟然要公布“蓝月亮”的一些设计方案,让其他团队的制造进度快一点,让其他团队的成功率高一点……
        不得不说,这种胸怀相当不错。
        “蓝月亮”非常接近传统型登陆器,也是各个小团队的研究方向,毕竟类似方案有成功前提,不用做前置试验,对于小团队来说非常友好。
        如果这次的公开有干货,哪怕只是一点,那所有团队就算不成功,也要记深蓝起源的好。
        厉害!
        讨论声起的快,熄的也快,都等着听贝秃的干货。
        还别说,这位还真给了不少干货,唐超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讲完之后,美瑞肯航天局也派人讲了一些东西,然后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次会议一共两天时间,要讨论的东西很多,后边还有两个大型航天公司的演讲,都会讲不少东西,还有赞助商业火箭协助小团队登月的。
        就是太空叉的马一龙先生。
        大赛委员会是不管饭的,所以各团队需要自己去觅食,算是“筛选一条龙”里的某个筛选项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