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 > > 第233章 微观再现 (2 / 4)
        “行,你就以道府的名义给他发个加急,表明我们的对此事的态度。”司马聪又端起放在坐椅一旁的案几上的茶杯,边吹着漂在茶水表面的荼叶,边:“让他谨慎行事。”

        “什么写?就让他自行处理?”副使见状,就起身准备离开。

        “不,不。”司马聪忙放下茶杯,又摆摆手:“不能写让他自行处理。如他处理不好,有可能把那些人推给我们了事。那些人来我们道府作乱,更不好。”

        “那怎样写?”副使显然有些不耐烦了,他根本不信真有那么神秘的人。

        “你就让明州剌史探访婺州刺史,或直接找那个大理寺的探案高手崔剑锋,让他按崔剑锋的主意对付那些人就是了。同时,你也在信中特别强调,叫他与那些身份不明的人打交道时千万不可提及我们道府官员,省得那些人来找我们的麻烦。明白么?”

        “那好吧。”副使满脸不爽,悻悻而去。

        有些读者可能以现代副职对正职毕恭毕敬来贬低副使的这种对正官的不敬。其实呢?唐代的按察使,与当今的搞检督检察的官有点相似,是从朝庭下派来的人组合的,与行政官员有所不同。更何况唐代的人也较为开放。所以,副使自然毫无掩盖自己的不满。只因其仕途,用不着巴结正官来实现。他随时有可能调回朝庭,派往别的道里任职。

        而按副使的想法,此事属重大案件,按察使必须亲临现场察看才对。没想到司马聪对此案却如此轻描淡写,自然觉得很反常。

        话明州刺史向司马聪发信后正急等道按察使回函,因为暖,被害者尸体很快发臭,他也就请一个画师把案发现场逼真地以不同角度画了几幅彩画,以此为证。毕竟,信上那样了,如不这样,其法让人难以置信,那样万一有人不信,他就有口也难言了。

        他是希望道府按察使能亲临现场观看,这样岂不更有服力么?

        还好,按察使虽没来,但一接到其信,即派了一个巡官带着三个随员前来视察,在埋尸前看了现场并在画师所留彩画上划押认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