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东一听兵部派人来调查,心中大喜。
这正合他的心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早点脱身回江南道。只要兵部派来的冉下边问问,看看,就明白自己上奏的一点也不假,就会上奏朝庭,朝庭见江南形势严重,就会另调边界地区的兵来换他的防,这样他们这些内地府兵就回原地高枕无忧地继续过安稳生活了。
他想得倒不错,兵部派来的人,看了范振东的数百名受伤人员以及黄元兴事先准备好的老弱病残府兵,就在上奏职如实”地反映了淮南道匪患的严重且盘局淮南道中部常明目张胆地袭击范振东部,造成重大伤亡。
武则看罢,心里很是不安,立即再次召集兵部尚书及部分都护府都护商议此事。
结果呢?事情并不象兵部尚书想象的那样结果,主要是那些防守边界的都护的几位老将压根儿就不信赴淮南调查的人员的上奏。
人家可是戍边老将,什么事没遇到过?他们也瞧不起象范振东这样的内地折冲府府兵,这些人都是草包,题大做,把繁大乱,借势制造紧张气氛。
这么一,兵部尚书也没撤了,也就按这些老将们的意思,把淮南道的各折冲府的兵由范振东统领,让江南道各折冲兵回府。
此时在淮南道和州一带准备接收回府之令的接到兵部的调令后暗暗叫苦,他万万没料到自己非但回不了江南,反而把自己原来的统领江南各折冲府的兵权也弄丢了。
比起江南道,准南道真何谓巫见大巫了。
范振东又把怨气撒到黄元兴身上,又把他臭骂了一顿,早把事成后给黄元兴加官进禄的承诺丢到脑后。
可面对淮南道的“匪患”他又舍不得黄元兴,所以向兵部尚书进言,要兵部把他的原有将领悉数留下,用他们替换淮南道的各折冲部将领。
兵部尚书倒也应允了,这样岂不让淮南道各折冲府的将领乐坏了么?虽江南道的府兵数少点,但江南道远大于淮南道且非常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谁不愿意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