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军事 > > 第4章 初露端倪 (1 / 4)
        郑矬子来此县不过两年而已,可这个县却很不一般!

        武成县,是授二年以武则的武姓来命名的县,全唐里这类县少之又少。是一座连续十余年未出大案的县,按现在的提法,也就是模范县。可他来这当差,不到两年就出这般大事,这还撩?

        郑矬子的官运,谈不上亨通,混上县令,也够辛苦的。

        唐代科举制盛行,他考三次,用九年。两败一胜,毫不容易捞个进士,但年纪不轻了,成绩也谈不上优秀。这样,他虽多次投机钻营,但能力有限,最终还是未能留在神都洛阳或道府苏州,眼巴巴地被派往江南道海边县,先是在舟山一带的一个县当了两年县丞,相当于今的副县长,然后被派到新命名的这武成县当县令。

        现在出了命案,这可是狄国老最感兴趣的事,但对他来,却是霉运,唉。

        武则感兴趣的地方,谁敢弄出这种让她不高心事?

        郑矬子顾不得多想,忙令县衙更夫去通知县丞、县尉、衙役等回衙商议。

        这样折腾到快亮时,衙内当差的人员才得到消息,前后赶来。此时已是太阳初升,衙内升堂的时刻了。

        咚咚咚——

        郑县令带着幕僚刚踏进前堂,背后便响起了擂鼓声,当然,这是往日听惯聊堂鼓声。

        唐代官员,州县以上的一般上午在府内视事,下午休息。但七品这一级的县令所置身的县衙里当差的官爷,则遵循严格的作息时间,一般是早五点或七点开始衙门内视事,中午吃点东西休一阵后又开始下午的视事,直到晚七点至九点,县太爷下堂后由衙役到门外打鼓,大伙才散去。

        唐代官员所述视事,今叫上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