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八路最初的时候是三个师五万多人,现在马上就到1940年。到了40年这一年,八路的兵力达到了40万人……就算最初的五万多人一个都没损失,这也是一个人带八个人的局面。
何况,这两年各种战斗损失可是不少。哪怕在陆续的发展壮大,可依旧是缺乏老兵的,就别提干部了。
所以,保安团这些上上下下的干部跟战士,恐怕早就被那些知道保安团根底干部们给惦记上了。只是诸多限制之下,保安团依旧是保安团,没动样子。
保安团走的依旧是精兵路线,依旧是强大的火力配合有效的后勤,然后用火力碾压鬼子的战斗方式。
在保安团的征兵政策中,民兵的选择优先度是最低的,实在是没人的时候才会从民兵当中调取兵员。
哪怕各村各寨的民兵们都削尖了脑袋的想要加入主力部队,胡一舟依旧是优先选择那些适龄青年入伍训练。哪怕青年曾经是民兵,但也要经过严格的新兵训练才行。
尤其是九寨跟周边的民兵,胡一舟很少把他们拉来进入保安团主力中,还经常性的把那些因伤复原的伤复老兵安排到各个民兵队伍中。
可以这么说,九寨的民兵,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甚至干部的素养,都不比八路差。
因为只有这样,胡一舟才敢在一些必要的时候,把保安团整体的拉出去进行作战而不必担心后方失守。
这不今年,在完成秋收秋种之后,保安团又把几十个适龄青年招收进了保安团新兵训练营,跟着民兵总队过来的民兵们一起训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