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敌人太弱,而且还浪。
这伙鬼子只是二线师团的步兵大队,没有经历过前线战斗磨炼,战斗力远不如常设师团,甚至还有点捉急。再加上这伙鬼子一直以来的横行无忌,内心膨胀,面对险要地形,依旧保持密集阵型,丝毫没有警戒的意思,简直堪称最佳第六人。
其次,战局一开始鬼子的指挥官就被迫击炮斩首,失去了有效而且强有力的指挥,鬼子各个中队长又互相看不顺眼,自然是首尾两端,各自为战。
最后,也是重要的,344旅3团和34团当前战斗力可以是史上最豪华,7门迫击炮全速支援火力覆盖,二十分钟内,超过三千枚炮弹硬生生砸入鬼子队伍中,再加上七十八挺轻重机枪玩命的扫射,面对如此火力,这些战斗经验稍差的鬼子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而张连顺交易过来的那六百杆三八大盖被分配给了那些从草地雪山一路走过来的老兵,这些各老兵各个枪法出众,战斗力超群,这更是加剧了日军的溃败。
当然,日军此时的伤亡也仅仅三分之一不到,倒是伪军几乎被团灭。
但风压谷的地形两边都是斜坡状的高山,因为右侧山坡地形陡峭而且山顶平坦,所以344旅全部都埋伏在左侧,鬼子想要撤退只能向后或者向前,而前方有迫击炮依旧在不停的开火,甚至前方远处的公路,隐约能看见骑兵的身影。
于是鬼子几个失去组织的中队纷纷向后方拼命的逃去。
士兵是群胆,指挥官是魂,没有了大队长镇压,逃走过程中,几个中队长数次想要汇集部队组织有效的反制,毕竟一味的向后不管不鼓逃窜,只能成为敌饶靶子,但都没能成功。
每次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反击部队还没集结超过一百人,就被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压制的散了架,尝试数次之后,鬼子几个中队长也是看出来了,他们组织反击完全是给敌人竖靶子,现在敌人居高临下,而且还有火力优势,这样下去,别坚持三个时,怕是一个时之后就被全歼了。
于是,认清现实的鬼子也就不管反击的事,一心一意的迈开步子向后逃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