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是,可能这个女人对我没安好心,正在门口下什么‘妖术’。
似乎是看出了我内心的想法,古媚站起身拍了拍手,冲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是祭祖日前所要例行的一套特殊习俗。凌晨一点整,古镇的人都会在院门口点起‘迎晨灯’,而且这灯必须要一直亮到天明,意在迎接祭祖日这天的晨阳到来。”
“还有这种习俗?”我深看了古媚一眼。
“不信的话,你可以放眼看看其他人家的院门口啊!”
听她这么说,我大致扫了一下,还真是,古镇很多人家的院门口,已经亮起了微微的火光。
为了彻底打消我内心的疑虑,古媚对我讲起了关于迎晨灯的一些事儿。
古镇所有的‘迎晨灯’都是用面团捏成的。迎晨灯分很多种,像古媚这种,形如瓷碗,故此叫做‘碗灯’。
还有一些,如上粗下细、中间倒扣着碗的金钟灯、形如酒杯的酒盅灯,形似花瓶的瓶灯等等。
灯捏好,放在蒸笼里蒸熟,出锅冷却后将灯中倒油,放上灯捻,点燃即可。
便于区分,古镇里的人使用不同的面粉来制作,用玉米面做成的灯金光闪闪,所以叫‘金灯’;用小麦粉做成的灯白盈盈的洁净,所以叫‘银灯’,用荞麦面做的灯黑黝黝的结实,所以叫‘铁灯’......
点灯的过程必须一气呵成,古镇里的人认为,如果不是这样,意味着‘灯不红火命不久’。灯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