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朝着身后的老爷子看去,老爷子正坐在柜台后边,那里似乎是有一把摇椅,老头的脑袋就那样在柜台的桌面上起起伏伏,忽隐忽现的如同闹鬼了一样。
怪。总之这个酒馆无论怎么看都是怪的很。
这里仿的是古代,但是古代所谓的店小二或者说是跑堂的伙计,却压根没有女人这个说法。这倒并不是全都因为那古代所谓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说法,自然也不是因为这些都是体力活,女人干不来等等。
其实这不用女人,倒是应该从很久以前说起。
话说古人们一直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深信它们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以及生活中的吉凶,所以古人们对神明的崇拜都是有禁忌的。
而每年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时候,人们都会祭祀灶神,其实也就是咱们说的灶王爷了。而祭灶神有这样一个禁忌,那便是——“女不祭灶”。而根据一些史书等等的文献资料记载,古人不让女人祭祀灶神是怕由于性别的差异冲撞了灶神。虽然我们现在祭祀的灶神主要是灶公爷爷和灶神奶奶,但是往前数百或者是上千年,民间祭祀的灶神基本是男性,不是黄帝就是炎帝或者祝融。
范成大还写过一首诗,描绘的正是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时候的情景,包括祭灶的形式、禁忌及供品等阐述得一清二楚,这其中就有祭灶神时关于女子回避的画面,诗名便是《祭灶神》,具体则是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当然了,也有人说不让女人祭祀灶神不是单纯的性别冲撞,而是“男女授受不亲”这种礼俗在祭祀行为上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反应到了明代之后,不让女人祭祀灶神的习俗更加严重了,《帝京景物略》中便说:“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
所以说,这古人们如此严格规定不让女子祭祀灶神,归根结底是害怕家人的行为冲撞了灶神,为自己、为整个家庭带来大祸事,在古人的各个笔记中,多多少少都有涉及此方面的记载。
其实,除了“女不祭灶”之外,还有很多与灶神相关的禁忌,比如:晚上睡觉前要把灶台清洁干净,不然晚上就会梦见被狗追;不得在厨房里争吵打架,让灶神不得安宁;不得在灶台上使劲磕碰,有说法认为灶台是灶神的身体,使劲磕碰就是在打灶神;祭祀时必须祭品丰富,不然未来一年家里会欠很多债,“灶王爷看锅,必定欠债多”等等,当然,这些也都是一些民间的习俗,也是算不得准的。
不过这“女不祭灶”的事倒是真的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