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走了二十来分钟,我突然看到了前面高
耸林间里有楼台观宇显露出来,不用说,后山的上清宫到了。进入上清宫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座道观和前面的白龙观是背对着背的。上清宫的大门开在后山的那边,那边的山脚有一条大河,名字叫巴河,河面宽约一百米,水很蓝很清。河的对面有一个古镇,以前是一个乡场,后来被洪水冲毁了几条古街,重新修建后便升为镇,名字叫着桥湾镇。
因为是临水而建,过去每年夏季洪水期间,只要是上游下暴雨,桥湾镇必然要遭受水灾。我以前听老人们说过,七五年的时候发大水,将镇上中学的操场都淹了,镇上的居民纷纷逃窜,半个多月都不敢回来居住。这个镇子我是熟悉的,我的一个姑姑就住在那里,当年我还在镇上呆过一个暑假,在大巴河里钓过黄辣丁和青脬鱼。记得小的时候我就听姑姑说过对面的山上有个道观,观里面住了一群道姑,道观的背后便是石门村。因为山路难行,以前我从来没有到过这伏龙后山来。
刚从后面的门进到观内,一位五十来岁的道姑围着围裙从厢房走了出来,看她的装扮就知道是后
山负责饮食的人。无尘道长和罗常月给她打着招呼,让我喊郝道长。听他们这样说,我想这道姑的俗家姓可能是姓郝的,应该是一个火居道士。那道姑同我们闲谈了起来,对我们说大祭酒她们还在做早课,恐怕还要等一会才会出来。告别这道姑后,罗常月说我第一次来,现在反正又没有事情,于是带我在观内转悠了起来。
这后山的上清宫简直就是白龙观的翻版,只是规模要小一些,同样是三个主殿一些厢房。路过中殿三清殿的时候,我们果然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诵经声音。
说到区别,这里和前山白龙观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一座塔和一座桥。无尘道长给我解释,说什么这塔叫罗公塔,桥叫无影桥。我正要问这名字的来历和典出,只听得罗常月在后面说:“大祭酒出来了。”我们回过头一看,果然从中殿里面出来了六七个道姑,大祭酒走在最后面。她身后跟着常宁,那道姑眼尖,一抬头就看到了我们。我们过去给大祭酒打着招呼,却见到她面色凝重,仿佛神态更加的严肃。
那无云子大祭酒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对着我们点了点头,然后把我们带到了客堂,常宁道姑进了知客堂为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茶后就出去了。坐定后,无尘道长便问了起来:“常清师侄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吧?”
那道姑开口说道:“现在还没什么事情,一大早的把你们急急的喊上来正是为了此事。”那道姑一说到这里便皱了皱眉头,然后阴着脸膛继续说道:“大事不妙了,昨天晚上大师君夜闯草山阴教,希望救出常清,结果被草山的教众围困了。人不但没有救出来,还累积到大师君他老人家受了点伤…”
“什么,大师君受伤了?”无尘道长急切的问道,然后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我们一听到这里,也跟着猛的吃惊起来,罗常月和我也是唰的站了起来。
大祭酒抬手示意我们坐下,“看来我们都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大师君也是过于轻敌啊!他老人家这次单枪匹马去草山的意思有两个,一来是想救出常清,二来是警告草山阴教的人不要太猖狂,希望震慑一下他们,不要再来找我上清派滋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