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刘礼了什么?”慕祺然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左首的周宏博。
“他没有明,但是话里的意思,是陛下对太子不满了!加上刚刚陛下下旨赐长公主殿下永宁的封号,许其参德政殿事。陛下可能动了易储之心了。”慕祺然原本随意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看陛下此举不想是故布疑阵。应该就是属意长公主殿下。”周宏博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出了自己的推测。
“理由呢?”
周宏博正襟危坐,正色道:“其余的几位皇子撑不起大周已经渐渐破败的江山。太子、晋王、汉王单独看还能入眼,但是和长公主殿下放下了一起,实在是黯淡失色,太过平庸。”
“这是自然,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老夫奉陛下之命曾在苦舟阁为他们几饶老师,对他们的品行能力,不敢了如指掌,也是熟知七分,长公主殿下之才,远超其余诸位皇子。早早地就帮助陛下在打理政务,虽无德政殿参政之名,但是早有参政之实。若是男儿身,其他人根本没有争的必要。”
“平日里,我等从没有想过长公主殿下继位,也没什么注意到,但是这次城墙之上,两饶对比实在是高下立牛”
慕祺然闭目慎思,“我朝虽无女子为储君的先例,但是却不乏主政,监国的太后和公主。前朝甚至有女子登上帝位的事情,所以从礼法之上也并有太多的不妥。”
“从支持的力量之上,长公主殿下倒没什么优势。毕竟之前,没什么人想到殿下有可能身登大宝。所以支持的力量自然也不多。”
周宏博想了想,想不出长公主殿下有什么羽翼势力。
“那你就错了,长公主的背后一直藏着一股强大而低调的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