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冉闵壮士也是英雄豪杰,本官在这里以茶代酒,敬冉壮士一杯。”
“杨大人客气了。”冉闵一看杨治如此客气,也是高兴。
三人又续上了一杯茶,“元直贤弟,如今你们到了雁门,有何打算啊?”
“这正是今日我们来茨目的。”徐庶和冉闵对视了一眼,出了此行的目的。
“哦?!”
徐庶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杨大人,我和冉大哥几次和匈奴人争斗都以失败告终,我们深感自身势单力薄,所以才来到了雁门,我们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薄有家资,想要拉起一支义军,但是对雁门这个地方还是人生地不熟的,我想到了杨兄,特地前来请教。”
杨治听完了徐庶的一番话,表情也是严肃了起来:“原来如此。”
“不知道杨大人能不能代为引荐一下雁门都尉,我们兄弟想要一个民团的名义,来组建一支抗击异族的义军。”
杨治叹了一口气,“你们既然开门见山,想必也是带着诚意而来,真正的野心勃勃之辈也不至于直接告诉我目的,元直我和你实话吧,我雁门的都尉两个月前就已经阵亡了,连雁门的驻军也已经被打残了。”
“什么?”冉闵和徐庶都惊呼出声。
“永安之变,雁门也在犬戎最先攻击的范围内,羯族的十五万人马,疯狂攻击雁门郡城,时任雁门都尉的刘扬,带领我雁门的三万驻军浴血奋战,羯族从七月一直攻击九月,打了快两个饶时间,都未攻破雁门,最终放弃了对雁门的攻占,转进石山,继续南下,雁门才得以保全。但是雁门的驻军乃至百姓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万驻军尚余五千能战之兵。两万民兵阵亡于城头,八千百姓伤重难治而亡。现在的雁门已无多少可战之兵了。至于懂兵事的人才,更是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