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隐约觉得,小彼得让我找格桑做向导,目的应该不像表面上那么单纯。
这点,从格桑在听到“欧罗巴”公司以及小彼得名字时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
我和依依很有可能是被这个人精的老外给利用了,已经跑的没有影子的格桑,一定是知道什么重要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小彼得迫切想要知道,却始终没有得到的秘密。
我让依依先回宾馆,自己一个人守在格桑的“公司”附近。
从格桑的口音判断,他多半是北京人。按照他跟我们的对话来推断,他至少要在这个藏地第二大城市生活了十年。
一个人在一个地区生活了十年,他的乡音居然还这么纯正,没有被同化。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他很少和当地人接触,或者就算是有接触,也接触的不深。
这也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他的名字完全是按照藏地的取名方式取得,但是名字这个东西,可以后天去改。想要隐姓埋名,改了当地的名字就可以了。
而他的公司挂牌为旅游公司,如果不接触当地的藏民,这个公司是很难做起来的。
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冲突。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格桑的旅游公司,是刚成立不久。
他之前,也不是在这个地方居住,要么,他这十年一直是独居在藏地的;要么,他就是刚来藏地不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