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组的成员当晚跟秦岭振等人一道喝酒的时候,便有意无意的把这些话泄露了出来,笑着对秦岭振道,秦主任提拔之后,可不能再犯只奉上的毛病,否则的话,在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考察的时候,只怕又有人要说闲话了。
当天下午,总共找了六个人谈话,有几个都是秦岭振信得过的一手提拔起来的下属,因此秦岭振心里有数,这句话必定是其余两个跟自己看起来关系不错,其实并没有深交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心里当时就有些气的发堵,当着考察组工作人员的面,却又不方便发作出来,只能在心里暗暗发狠,稍候有他们好看的时候。
组织部考察干部往往被很多人认为带着些许权威和神秘色彩的事情,毕竟考察结果有可能决定官员的提拔与否。
其实,在组织部工作过的人心里全都明白,干部是否被提拔的权力,根本就不在考察人员的手中,他们也不过是整个程序中的配饰罢了,领导真心想要提拔的人,哪怕考察中有再多的反对声音,他们也不敢把这些反对的声音写进考察报告,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否则的话,岂不是故意跟领导对着干?
考察第二天,找了一些干部谈话过后,考察组的组长亲自找红河县的县委书记张东健和县长秦书凯谈话,当面问询他们对秦岭振和刘长虹的提拔意见,这两人才是关键。
原本就是自己推荐提拔的人选,两人自然是没什么其他话好说。
秦书凯明确表态,当下的红河县需要秦岭振和刘长虹这样的年轻干部来补充新鲜血液,两办主任都很年轻,工作经验丰富的同时,思维也比较新,把这样的干部提拔起来,对于日后红河县的经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秦书凯表态后,考察组的组长又征询了县委书记张东健的看法。
张东健笑呵呵的表示,不管是秦岭振还是刘长虹,他们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极其优秀的官员,身为两办主任,工作压力大,平常加班加点是常事,这份辛苦首先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另外,在工作中,两人都表现出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为红河县的县委书记,自己对两人的印象相当不错,这次能被提拔也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
张东健和秦书凯的态度对于秦岭振和刘长虹的推荐提拔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既然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支持提拔的人选,只要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必定是顺利完成的。
考察结束后,诸多传闻又开始习惯性的在红河县的部委办局传播开来,有人说,秦岭振和刘长虹的提拔是秦书凯县长和张东健书记相互妥协的结果,这种交换是官场常有的现象,你推荐提拔我的人,我也推荐提拔你的人,大家都是双赢的结果。
也有人说,秦岭振之所以被提拔,主要是对秦县长马屁拍的好,秦县长有心想要提拔秦岭振,却又担心张东健书记会从中作梗,因此主动提出建议,要把刘长虹一道提拔了,张东健才会如此配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