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人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任何一段文字,就连开卷出版公司的编辑们都才刚刚拿到文稿,这会儿根本没有人冒泡。
“对,这就跟很多网络一样,换汤不换药。明面上面形式有所创新,但其实内容核心跟以往没有不同。可表现在读者们面前就非常独特新颖,不跟外面那群妖艳贱货一样。”
“是啊,我一开始也很好奇秦川这个故事要怎么讲,悬疑点在哪里,如何调动观众胃口等等。结果转念一想,自己怎么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掉进了秦川编织出来的网里,这货着实厉害,作案手法成为了本书最大的疑点。我都想买一本来看看,不看明白的话真是不甘心!”
“你们别忘了,秦川是靠玩弄情感起家的。情感是秦川中的一大利器,说不定这本书也能跟其余作品区分开来。”
“很多人写推理就像是理科生在做数学解答题一样,典型的按照公式逐一推导,显得格式化、冷冰冰的。秦川写角色的感情很有一手,不管这本书虐不虐,都能期待。”
“我倒是隐隐约约猜到了秦川想怎么写。跟大部分猜凶手是谁的不同,他这本是让读者们猜主角石神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创造不在场证明,借此来帮助暗恋的人创造不在场证明的。”
“你们有没有觉得秦川这本书好像有点符合所谓的期望式悬念?”这位编辑是兼职影评人,“他的这种写法就跟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提出来的点子有点像。”
通俗的话来讲,悬念设置有两个类型,一个是突发式悬念,另外一个就是期望式。
两个人走进一间屋子,坐下来谈话时,桌子底下的炸弹突然爆炸了!
这个过程提供了读者、观众们惊奇,就叫突发式。
而换一个角度,在走进屋子前,读者们首先看到一个凶手进屋子将炸弹藏在桌子底下,紧接着两个人走进屋子却没有发现炸弹,仍然坐下来谈话。
那么这个过程就会非常吸引读者注意,他们会担忧这两人,会害怕炸弹的爆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