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日来月过,年复一年…乌头两兄弟终于长大成人了,乔女的身边少了一个孟母,自己却多了一头白发,此时的乌头以回归了孟家,连同乔女他俩都被接到了孟家,本来乔女千万个不同意搬归孟府的,可是盛情难却,只好暂作移居了,因为乔女一心只在报答孟生的知已之恩、并不是那些贫图他人钱财之流!
在这岁月里乔女公私分名,从不拿错过乌头家里的一分钱财,致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如此,因此乌头上了学堂,自己的儿子却在乌头家帮忙着打理田地!
乌头不忘乔母劳心的劝教,暑来寒去,日出而读,挑灯夜阅,它日不负乔女所望终于连考通关,榜上有名,迈开了仕途的第一步,不久使娶了娇妻相伴,幸福的人生不过如此。
但乔女子母仍旧下田耕作着,乔子对母言道;“弟弟现在前途一片光明,为何当初娘亲不让我跟弟弟一起入学就读呢!”
乔女闻言而道;“乌头用的是自己家的钱,我不能拿人家的钱!儿啊…娘亲没用,让你受苦了!”
乌头是一位颇为孝顺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位知恩图报之人,于是欲散千金购买百亩良田交与乔子管理。
乔女闻言即作推卸,看着乌头长大成人,娶妻立家、仕途有望、前程一片、风光无限,自己总算是不负孟生的知已之恩了。
在当时仕途高升都讲究一个门面,况且乌头也一心想在仕途上发展,乔母心知肚明自己毕竟不是乌头的亲母,而且自己这姿容对仕途在望的乌头来说是多么的不利啊!于是有一天乔女悄悄的携儿挑担离开了孟府!
待乌头知道时与娇妻连追带跑的赶了出去,但事以迟,乔母与其大哥早就不见了踪影,夫妻双双遥望着远方无人的道路无奈的哀叹着,满脸都是羞愧担心之色!然后孟妻放声的高哭了起来,回到家里,夫妻两傻愣愣的看着台上摆放的那两双新缝的鞋子,这两双鞋子都是乔女临走时晚上挑灯而缝的,对于乌头她们而言也许这是最后的鞋子了、因为这是母亲一针一线给他们做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