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武侠·仙侠 > 历史武侠 > > 第十三章 少林
        上官云向山下一望,只见火光通天,影影绰绰黑压压一片,估计比自己所带兵马还多,心中一惊,旋即镇定下来。道:"慌什么,我自攻击嵩山派,关他少林寺何事?!你在半路上迎住他们领头的人以礼相待,说我在此恭候大驾。"转首向鲍大楚道:"你与赵香主上去掠阵,务求速战速决,特别是嵩山派掌门信物一定要拿到手。嗯,那水枪我看也带上三枝去吧,如此用了又未全用,教主处方好交代。"鲍大楚心想还是你上官云高明,难怪坐了右使的位子,口中只道:"遵命。"与赵志新一起上了峡口。赵志新喊道:"鲍长老亲来督阵,大伙儿奋勇杀敌呀!"同时,第二批三百人也加入战团。日月教士气大振,此时残存的嵩山人马也均是派中好手,见势不妙奋力合在一处欲向上方朝天门突围。但日月教这边早有安排,第二批三百人中一半越过人们无暇阻拦的战场先一步阻住了嵩山派上山的退路。另一半生力军几人一组分别协助第一批好手进攻。

        托塔手丁勉大吼一声,奋起神威,抓起面前一名刚刚加入战团的敌人,双臂抡起这人当做一把人肉兵刃向四周扫来,在人顾忌同伴性命纷纷闪避。丁勉扫出一条通道,运尽全力将手抓之人向鲍大楚掷去,而后凌空击下,鲍大楚见来势凶猛,向后退了一大步,运起内力将来势化解,将掷来之人轻轻带住,见这人双脚脚踝处已被捏断,所幸并无性命之忧。鲍大楚接住人同时口中发出指令,身旁三枝毒水枪一起发射,众人只感奇臭冲鼻,丁勉胸口、面门同时被水枪射中,中枪处立时腐蚀入骨,丁勉在地上惨呼了一阵再无声息。陆柏与九曲剑钟镇二人互望一眼,点了点头,发一声喊,也各自擒住一人,抓住脚踝处将手中人如风车般四扫抡开,一气攻到鲍大楚近前。只见这二人运起平生全力奋力将手中之人掷出,手中两人头前脚后如两颗人弹呼啸飞出,几声脆裂之响,人头撞碎人头,手中两人撞死了两名持水枪之人,这三人时刻全神贯注蓄势待发,但这一击太过迅猛竟不及闪避。第三枝水枪未被攻击连连射出毒水,但毕竟攻击面积有限,击中了钟镇肚腹之处,陆柏只在左腿膝弯处中了一枪,绕是如此,痛入骨髓的疼痛也令他左膝一软跪在地上。钟镇发出一声狰狞的嘶吼,不顾疼痛纵身一把抱住持第三把水枪之人,那人慌乱中在钟镇怀中仍连按水枪机括,钟镇受伤更重。那水枪乃是细长的金属筒,钟镇左手一把抓起身旁两具尸体手中的水枪,双手合力一挟怀中之人一个翻滚,带着那人及三把水枪一起坠入峡左的万丈深渊。

        陆柏大呼:"钟师弟。"只觉左肩一沉,鲍大楚右手五指扣住了他的肩头。便在此时,下面少林觉远、觉明二人正由传令副旗主带到了上官云处。少林僧众也一起压上,与白虎堂人马相隔百米处一起停住了脚步,双方遥相对峙,各自候命。

        觉远开口道:"阿弥陀佛,请上官右使立即下令停止杀戮,怎可乱造杀虐。"上官云见觉远神光炯炯,知是劲敌,说道:"凭大和尚一句话,便叫我几千兄弟停手,恐难以服众吧?!"觉远点了点头,回首叫道:"结罗汉大阵。"觉远意在立威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喊神功发挥到了极致,一口气绵延不绝,立时四周山谷长久回荡着"结罗汉大阵"一声接着一声又加四周回声叠加,这一气好长,只觉太室周遭似有千军万马一起喊叫"结罗汉大阵"。日月教自上官云以下闻之无不为之色变。只见对面少林僧众以五百人为一单位,东一簇西一簇的分散开来,结成了十个罗汉大阵。众人从前只是听说,此次乃是平生第一回见少林派结罗汉大阵,只见十阵互为犄角,显是平时训练有素,每阵绝大多数僧众均持月牙禅杖,此刻距离已近,那无数月牙禅杖在火把照射下寒光灿灿,似乎除夕之夜天上的星月原来是掉落到了人间。每阵之中又均有数人手中所持并非月牙禅杖,有刀有剑更有好几样奇门兵刃,更有人赤手空拳未携兵刃,众人知道这都是少林寺中一等一的好手,自也是天下武林中一等一的好手,众人见了少林派如此气势,无不心寒。

        觉远道:"佛门中人以慈悲为怀不愿与人对敌,觉远临行之时方丈千万叮嘱只求你们两边各自停手罢兵即可,少林寺保证每一个人毫发无损地回到故地,决不出手为难。"上官云思忖片刻,说道:"大和尚总须划出道来,以武林规矩让我在几千兄弟面前有个交代呀。"觉远道:"上官右使先暂让上边停下来,如若少林派接不住上官右使以武林规矩划出的道来,少林派自不便再行干预。"觉远特意强调武林规矩四字,上官云微微一笑,朗声叫道:"鲍长老,令兄弟们先行住手,来见识一下少林派的风采。”

        鲍大楚五指搭住陆柏肩头之时,知道少林派已迫近,手中内力一吐,陆柏中了他的蓝砂手。这蓝砂手是鲍大楚一门绝技,中招之人全身奇痛无比,当年纵是黄钟公这般内力浑厚之人也难以承受。陆柏全身打颤,牙齿格格乱响,但竟不发出一声痛吟。鲍大楚道:"陆掌门,交出掌门信物,令你门人束手就擒,大伙还有一条活路。"陆柏不理不睬,鲍大楚摧动内力,蓝砂手之痛更甚,陆柏大吼一声,忽然将自己左手食指放入口中生生咬了下来。鲍大楚出手如风连点了陆柏面颊几处穴道,不叫他将手指咽入肚中。但这一来陆柏借机挣脱了他的掌控,运起双掌大嵩阳手各自击中一名白虎堂好手背心,打得二人口中鲜血狂喷,眼见活不成了。陆柏用尽全力地这一击后,膝弯肩头伤处疼痛难持,倒在地上,白虎堂一众好手此时也杀红了眼,几把刀剑砍将下来立时将其砍死在地。便在此时,上官云的命令传了上来,众人一愣,鲍大楚纵身上前,用力捏开陆柏之口取出那截手指,不及多想先揣进怀中再说,这才令白虎堂众人住手,随自己下去。嵩山派此时还余五六十名弟子,围在掌门尸首旁,一起放声大哭。

        鲍大楚对上官云使个眼色,上官云心领神会,对鲍大楚道:"鲍长老,来见过少林方丈的大弟子觉远大师,这位是……"。觉远道:"这是贫僧的师弟,法号觉明。"鲍大楚又与觉明见了礼,见觉明目光平滞与常人无异,年岁又比觉远小十岁以上尚自年轻,心中奇怪少林方丈怎收的如此这般一位弟子。上官云道:"方证大师慈悲为怀,欲叫我们两下罢兵,我说总得划出个道来我方好给众兄弟一个交代呀,鲍长老你看如何?"鲍大楚道:"属下自然唯右使马首是瞻。"上官云道:"既是如此,我有一个提议,我们各自在今日本方阵中选出三人比试武功,三战两胜点到为止,只分胜负不必性命相搏,若是少林派胜了,我们就此罢手自回总坛,万一我们侥幸获胜,我们如何对嵩山派便与少林寺无关了。说实话,此议还是教主他老人家讲过当年在少林寺中所见三战之事给我提了个醒。"觉远道:"此议甚妙,如此可使双方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问题。"上官云道:"我说的是今日双方阵中选人,总不成大师去少林寺现叫几位方字辈的前辈来,我又去总坛去请几位本教好手来。"觉远道:"那如何来得及,便是现下各自阵中选出三人便是。"上官云心中暗喜,知道少林寺中高手如云,现下高手虽多,毕竟方字辈的老僧未见一人,本方可说胜算颇高,心中已有了计较。

        上官云道:"三战逐一放对,我方第一阵是……"。回首朝众好手说道:"苏副香主,你来打头阵。"只见一个矮胖头秃之人应声出列,手中所持是一枝加长判官笔,原来竟是原梅庄三庄主秃笔翁,此人与丹青生一起为任我行收服效力,现下是白虎堂的副香主。上官云知道赵志新虽为香主武功甚高但比秃笔翁还差一截,是以叫他打头阵,适才叫的是他本姓。觉远道:"苏副香主想必是点穴高手,我便叫觉观师兄应战。"待觉观来到,乃是六旬上下与秃笔翁年岁相当的一名僧人,手持一对点穴橛,只是又高又瘦,两下对比甚是滑稽。点穴橛头如枣核,只有一尺长又细,与秃笔翁又粗又长的判官笔在兵刃上也是对比鲜明。觉远道:"贫僧代方丈而来,上官右使在教中地位尊崇自不必多言,大家修习多年,对阵双方谁输了一招半式想必向中明了,到时不可装作不知呀。"上官云正色道:"这个自然,我堂堂光明右使可丢不起这个人。"觉远点点头:"既不以性命相搏,我看若三百合之内双方未分胜负,便判平手如何?"上官云道:"如此甚好,缠斗下去一时大伙等不了,二来难免伤人。"觉远双手合什道:"规矩既已定下,这便劳烦师兄了。"觉观回了一礼,又面向秃笔翁行了一礼。秃笔翁回了礼,道:"大师不必客气,这便领教大师高招。"知道此次事关重大,手中判官笔一挥,笔头发出"嗤嗤"声响,点向觉观。觉观右手点穴橛头与他判官笔头一触,双方都是一震,秃笔翁一惊知道对方内力浑厚绝不在自己之下,当下打起精神,展开一路石鼓打穴法,取意大篆之浑厚圆润,攻中有守乃是他的一路得意之作。觉观两枝点穴橛一守一攻认穴奇准,丝毫不落下分。赵志新在旁观看之下心如死灰,知道自己比秃笔翁这老儿相差甚多,若没有老上司上官云一手提拔,这香主之位今日是谁坐还尚未可知。堪堪二十八招石鼓打穴法使尽,秃笔翁又换一路行书笔法,别看他又矮又胖头顶一丝头发也没有,这一路武功展开,运笔如风体态潇洒之极。觉观心中喝彩,手上点穴橛不敢怠慢,展开生平所学见招拆招,双橛挟住笔头顺势一张,双橛分点秃笔翁左肩廉泉穴右臂天泉穴,瞬间转守为攻。觉观尽得点穴橛短小凝身的要义,推、挟、穿、点、刺不停变换秃笔翁周身要穴,众人只感双目应接不暇,觉观一口气攻出五十余招,围观一众高手各自在心中掂量自己是否能接得下来这一波疾如闪电的攻势,对这少林僧无不感佩。秃笔翁虽然连挡下五十余招,但已退了几大步,情势颇显狼狈,蓦地一声长啸,力贯笔身将觉观逼退一步,笔法又变为一路狂草。这路笔法才见他一生绝学,但见他手中判官笔纵横飘忽,流转无方,笔头嗤嗤声中将觉观困住在几尺之内,一时觉观便如在大海怒涛之中的一叶小舟被巨浪裹挟上下扯动,但波涛虽猛,小舟毕竟不沉,觉观一双点穴橛上下翻飞虽处下风竟无败迹。这一轮攻势好比暴风骤雨又疾又猛,众人惊叹之中竟已攻出百余招,忽地如暴风骤停,秃笔翁如此攻势毕竟不能持久不衰。只见觉观双橛别住判官笔身,秃笔翁运力欲挣脱,觉观不让他兵刃脱出,二人各自摧动内力但二人内力在伯仲之间,三件兵刃似粘在了一起,谁也无法脱身相攻。这般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二人还是如此。

        觉远对上官云道:"如此下去二人必定大损内力。内力二人不分上下,适才招式也有二百余招二人各有千秋,依贫僧之见,这一场算双方打和如何?"上官云正有此意,当下觉远与上官云宣布本场打和,场上二人同时收回内力。觉观对秃笔翁合什一礼,秃笔翁拱手一揖,心下互相佩服。好在二人内力相较时间未久,各自打坐一会即精力回复。上官云料到觉远必然与自己打第三场,自己虽无取胜把握料也不至于输了。这第二场自己这边的人把握甚大,且看他少林寺以何人应对。上官云说道:"我方是鲍长老出战第二场,不知贵寺是哪位高僧出场。"觉远转向身旁的觉明说道:"阿弥陀佛,还是得劳烦师弟一场了。"觉明只在引见时与人合什见了礼,上官云等人没见他开口说一句话,此时开口说道:"师兄有令,觉明自然听令。"转向鲍大楚道:"鲍施主,请。"说时又是合什一礼。上官云与鲍大楚心中所想甚同,只觉此僧目光平滞寡言少语浑不似武林中人,倒似一个屡试不第的书呆子,但他知道堂堂少林方丈的二弟子绝不可能只修佛法而武功孱弱,对鲍大楚狠狠看了一眼,警告其不可轻敌。

        鲍大楚以为上官云要他出手不用留情,自己第二场若能速胜因第一场双方平手自己这边至少已立于不败之地。当下出手便是自己的绝技蓝砂手。一旁观战的秃笔翁脸色一变,当年自己与丹青生先已发觉他出手竟也没能躲过,这蓝砂手之痛烙在心中难以磨灭,秃笔翁又想大哥黄钟公当年以"七弦无形剑"纵横江湖时何等威风,竟也不能躲过鲍大楚的偷袭,此人武功委实可怖。鲍大楚出手如电,右手搭在了觉明的肩头,这正是他成名的绝技,只是料不到一招便已得手,蓝砂手内力随即发出。不想觉明肩头涌出一股内劲,这股内劲不大不小堪堪将鲍大楚右手震开。鲍大楚心道:"我料你也不会如此轻易被打败。"适才这第一招出手虽快,但手上内力也只是用了三成,一来试试对方功夫,二来自己这蓝砂手十分阴毒不是血海仇人一般不会用尽全力教对方难以承受。心中想法只是一瞬,鲍大楚手中内力加到五成又攻向觉明右腕,一带一勾已扣住了觉明手腕,这是脉门之处一旦制住对方内力再强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不想觉明手腕处仍是发出一股将将能震开自己手掌的内力,二人似只一触便即分开。鲍大楚见觉明站在两尺外还是一副目光呆滞的呆样,心中无比惊诧,要知道肩背厚实之处以自身内力震开自己三成功力的蓝砂手并非难事,那脉门之处震开自己五成功力的蓝砂手而未见丝毫霸气,不知这是一门怎样的内力。他却不知这觉明乃是这一辈的少林僧中唯一习得易筋经的僧人。那易筋经乃达摩遗作,是少林寺的至高心法,练成之人心动而力发自然而不断,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此经虽威力无穷,但因与无上佛法相通,少林寺向来是非其人不传非有缘不传,历代练成之人甚少,有时几代也无人练成,少林僧众对此习以为常也不以为怪。觉远虽是方证的大弟子也未得传授,觉明一得传授便即入门现下已是大成,是以其实已近五旬只比师兄小两三岁却显得年轻十岁以上。方证大师既习得易筋经也是少林寺几百年来难得的大才,目光如炬一生只授两徒,二弟子便学得了易筋经。这觉明佛法高深更兼易筋经练成,实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是以在外人看来目光呆滞浑不似习武之人。近年来方证年事渐高,很多事务已由觉远打理,江湖中很多人只知觉远还有一位师弟,深浅如何却一概不知。其实觉明大智若愚,行事低调,很多江湖中的事都是参与了的,但众人竟悉数蒙在鼓中。

        鲍大楚心中隐隐不安,今日领教到了深不可测四字的真意。但自己尚未出全力,怎可不放手一搏。将蓝砂手加到极致,此生对于他来说还是头一遭,他内力既高步法更是飘忽迅捷之极,众人先还能见他左晃右移的步法,后来渐渐只见觉明被围在当中,四周似有好几个鲍大楚同时攻他一人,只见掌影满天飞舞,众人中绝大多数自忖换作自己早已落败,知道蓝砂手的厉害不禁替觉明捏了一把汗。但此时场上的鲍大楚心中正自暗暗叫苦,自己拼尽全力的猛攻数次眼看要制住了对手要害,但每次都被觉明身上的一股内力震开,起初鲍大楚以为这是一门似武当派借力打力的功夫,但久战之下已知并非对方借力,完全是其自身所发出的内力,而且此力可大可小随心而发,自己从三成到十成的功力变换对方体内之力也跟着变换而且留有极大余地,只是对方含而不发只消去自己攻击之力便是。鲍大楚渐渐知道对手比自己不知高出几倍,若要取自己的性命,随时加力一发便能在自己全力相攻之时乘虚震碎了自己的心脉,当下心如死灰,一瞬间觉得自己得意了大半生的武功似乎全是无用全是白练了,跳开一步,觉明任由他退开并未在原地挪到半步。鲍大楚向上官云躬身道:"属下无能,觉明大师慈悲,不然属下早已非死即伤。"上官云毕竟眼光更高明,早已看出些许端倪,一挥手让鲍大楚下去了。转首对觉远道:"恭喜少林寺又出高人,如果所料不差,适才鲍长老乃是败于贵寺易筋经之下,不知大师易筋经练到几成了,上官云这便领教。"觉远道:"阿弥陀佛,未见一丝血光鲍长老便主动认负,这正合我佛家慈悲之道,鲍长老高手风范虽败犹荣!至于这易筋经吗,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却无缘习得。"上官云心道:"谅你也不至于撒谎。"见他不会易筋经,心下稍定。觉远忽道:"哎呀,若是待会贫僧败在上官右使手上,双方三场岂不打和,又便如何?"上官云见他还没打便有此言,莫非心中已怯了?!微笑道:"说好三场见胜负,若是打和便只能听天由命了,到时便一枚铜钱猜正反面,难道还一场一场打个没完没了吗?"觉远道:"此法虽俗,却不失为最简单公平的办法,若双方打和便是如此。”上官云一指较为开阔的场地说道:"觉远大师请"。

        觉远步入场内,说道:"阿弥陀佛,贫僧今日领教右使高招,幸何如之。"说罢,双拳紧握直取上官云两胁处。上两场都是日月教的人先行出手,不想觉远说打便打。众人不知这觉远天资高纵乃是练武的奇才,于武功一触便痴迷难以放手,少林七十二绝技已习得十一门,在寺中位列第一,此时难得遇见上官云这等高手,迫不及待地便上前交手。觉远心动纯善,能力亦颇出众,但这痴迷武功与佛法相左因此无缘习得易筋经,不过方证说过,我便传你你也学不会反而有损无益。觉远一心研习少林七十二绝技,内中刚猛而合自己脾性的学来便快,不觉已习得了十一门之多。这七十二绝技各有独到之处,历来习得三门以上者便可称得上是一等一的好手,宋初时有一位高僧兼具二十三项绝技此后更无人能修炼到二十门之上,觉远习得十一门已是近百年来少林寺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但上官云亦非泛泛之辈,想当年东方不败天下无敌,尽得葵花宝典秘奥,以一根绣花针力战任我行、向问天、令狐冲、上官云四大高手,若不是盈盈折磨杨莲亭令其分心,众人皆不得生还。其时东方不败如鬼如魅往来趋退当真是疾如闪电,上官云在这等极速面前尚不至于被一招毙命只是伤了一目皆因自身修为甚高之故,觉远武功虽高比之东方不败毕竟相去甚远。上官云识得觉远上来这招便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握石拳,此门绝技取意握石而碎当真是十分威猛。但上官云内外兼修以硬碰硬,双掌一分硬生生挡住觉远双拳,两人内力相激都是一凛。觉远化拳为掌,一气又攻出八招,这八招实际上是少林神掌八打的一路招法,八招各有各的特色,分攻人身各处要害,这八招精妙之极,但上官云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围观一众好手见这一波攻守各得攻之法守之妙,不禁齐声喝彩。觉远掌法又换作少林龙旋掌,这路掌法比之适才鲍大楚围住觉明攻击之时气势更甚,但见觉远双掌上下左右随身形腾挪呼呼生风,身形似盘旋在上官云身旁的一条蛟龙,日月教众人见了如此神技,皆为之心折。上官云身形如山岳般停峙不动,双掌外翻掌力连发以攻对攻两股大力不停交叠,围攻人中武功较逊者不得不连退几步不能与之相抗。日月教众人见上官云居然以攻对攻化解了对方这路掌法,心中对这位光明右使不禁叹服,鲍大楚等本来位次颇尊之辈均想这老儿右使之位果非侥幸,这一路龙旋掌我或能应付下来但似这般以攻对攻却是万万不能。但见觉远双掌五指一分又化为少林虎爪功向上官云肩头抓来。上官云仓促间不敢直撄其锋,双足一点,倒纵了丈余,众人见他诺大年纪姿态轻盈优美倒纵之时比自己正向纵跃似乎还轻松,不禁又齐声喝彩。一众少林僧中好手更是用心记忆,好回去赶紧录下向般若堂汇总,般若堂在寺中专司研究天下各派武功,这也是千年来少林派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上官云后纵的快,觉远跟进亦速,一眨眼的功夫又跟上连攻两招。上官云欲待他三攻气衰,身体一拧向左避开,"噗"的一声上官云身后一棵老松被觉远右手五指插入寸余,觉远五指一带抠出一大片树身连皮顺势掷向上官云面门,众人见他虎爪功威力如厮无不面上变色。但觉远手入树中这么一滞,上官云已转守为攻,飞向面门的树皮在掌风鼓动之下被击出老远。这回换作觉远连续倒纵躲避上官云威猛的掌风,他素喜进攻,眼下众人虽然喝彩他身法一般地美妙,他心中其实颇为闷堵,觉远接连纵跃闪避上官云这山呼海啸般地一波攻势。上官云取守势已久,终于觅得良机转守为攻决意一气拿下对手,这一波攻势竟叫觉远无力反击。眼见觉远连连闪避,情形十分狼狈,蓦地在连纵之下,觉远身形忽地拔起,在半空中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托起,又再一次上升拔高丈余。众人一向知道武当派有这么一种轻功唤作"梯云纵",不想以拳脚见长的少林派也有此类轻功。觉远居高临下,却又换作指法相攻,觉远所习十一门绝技中多为拳法掌法,指法便只会这一路"金刚指",只因这指法霸道威猛甚合他的性子,无相劫指、拈花指等他却是学不来的。觉远终于又可以进攻,当下展开金刚指连连攻出,似胸中块垒借着攻势也慢慢消散了。不想上官云师门于破指法处历来颇有心得,避开头几招之后,化掌为刀反攻觉远,这正是不能以指法破指法之人欲破指法的不二法门。几招之下觉远便觉处处受制,大吼一声,又再变回掌法,这回使出的是号称少林第一掌"般若神掌"乃是他绝技中的绝技。上官云识得厉害,凝神应对,但觉掌风如兵刃般刮在脸上隐隐作痛,胸中豪气一生,摧动内力与觉远相抗,这一场武林中难得一见的高手交锋也到了最。旁观众人见觉远攻出一招妙到毫巅,不禁心中搔痒难忍;一会又见上官云化解来势招法亦绝妙之极,暗自揣度一番只觉此法当是无可替代的招式,自己若是在场上十有八九便想不出这招来,多半早已中了觉远势如雷霆的一掌。众人潜心从二人对阵中体悟大道,知道这等对自己日后长进大有裨益的对阵大是难得,至于双方又用了什么路数已使了多少招到得后来已全然不顾了。不知过了多久,上官云双掌合击将觉远逼退半步,右足一点纵出几尺,说道:"且住,恐怕已过了三百招了吧。"

        觉远望向觉明,觉明合什道:"阿弥陀佛,上官右使与师兄已大战了三百零九招了,觉明感于二位尽展武学深境受益无穷,是以没有出声相告。"觉远道:"为兄耽于激战竟忘了招式数目,是心未沉静之故,颇落下乘了,不过今日与上官右使一战,实已快慰平生了。"上官云对这少林僧颇有惺惺相惜之感,眼见少林寺结下十个罗汉大阵,今日本教无论如何是讨不了好去,不如就坡下驴以图今后。当下说道:"三百招既过,我二人又是平手,如此今日三战是少林寺略胜一筹,我这便率属下退下嵩山,今日之事这便了结。"说罢,对觉远又道:"日后有机会再领教大师高招。"觉远道:"上官右使武功深湛,觉远佩服之至,有缘自当再次切磋。"上官云一拱手,率白虎堂众人下山而去。少林僧众见白虎堂四千人马有章有法丝毫不乱,前哨拱卫,救治伤者,驮负死者各司其职,一会功夫便将战场上日月教的人事收拾停当,一队一队渐渐远去,均想这魔教果是劲敌,日后若真刀真枪地交手时绝不可掉以轻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