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家的老祖宗是专做朝廷生意的,追本溯源,车仁举就是这一支,而车仁贵的父亲是旁枝,又是小老婆所生,小老婆所生的孩子在家族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在家族中,有嫡庶之分,嫡为正宗,庶为旁支。车仁贵就属于旁支。这也就是说车家大院的所有房子的产权都属于车仁举这一支,和车仁贵这一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虽然车仁举这一支是主支,但遗憾的是车仁举这一支三代单传,人丁稀薄,香火不旺,而车仁贵这一支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一九四二年,二十岁的车仁举东渡日本留学,家里面少了一根顶梁柱,车家的茶叶、布匹和皮毛生意后继无人,车仁举的父亲车儒亭就让堂兄车儒宝的儿子车仁贵过继到车家大院来支撑门面——那车仁贵有四个兄弟——车儒宝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一九四五年,车仁举学成归来,本来,父亲车儒亭指望车仁举接手车家的产业,可车仁举根本看不上车家的生意。
俗话说的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人怕走错路。车仁举回国以后,凭借舅舅的社会关系在国民党军统二处京西分处谋了一个副主任的位置。国民党从京西溃退以后,车仁举被当做骨干留在京西处理关押在黄花台的政治犯。
解放战争的末期,车仁举因为身体的原因回家养病,不久,全国解放,车仁举如断线的风筝,失去了依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反而是一件好事,人们并不知道车仁举的底细。
四五年前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日薄西山,渐渐丧失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所以,车仁举回国以后做什么,车家人守口如瓶。这让他躲过了一劫。”
“解放以后,凭借满肚子学问,车仁举在一个学堂里面谋了个语文老师的差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