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灵异鬼怪 > > 第九十七章:丁松的过往 (1 / 4)
        那是1998年的冬天,挺冷的。

        中北市缉毒大队当时还坐落于老城区的一处二层小楼,和辖区居委会、妇联共用一个办公楼,大院被一处墙头隔开。推开大门,往左拐是缉毒大队,往右拐就是居委会,进了居委会大门,顺着楼道右手边一直走,顶到头就是妇联办公室。现在说起来当时的工作生涯的确有些可笑,缉毒警的工作环境竟然是每天和妇联一起办公。

        那时,丁松是缉毒大队的大队长,新官上任,直接把家里的彩电搬到了办公大厅,这个大彩电成了缉毒大队的稀罕物,在闲暇时,整个大队的缉毒警都会围坐在桌子前头,一人拿着一把妇联的大姨们送过来的花生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因为那时候工作要求也不算特别严格,有人值班的时候还会弄二两小酒,就着花生米边喝酒边看电视。

        那时电视上正热映着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和鹿鼎记。

        那天正午,丁松和几名缉毒警像往常一样,忙完了手里头的事儿围坐在办公室里打开了电视,可刚看到兴起,一名穿着厚重工作服的警察便‘闯’进了办公室,他的突然闯入吓得几名警察手上的瓜子都掉了。进来的人姓吴,具

        体叫什么,二十年过去,丁松也有些记不清楚了,吴俊?还是吴军?管他呢?

        那个姓吴的小伙子刚来缉毒队就捅了个‘大蛋糕’,在他们例行巡查排查夜总会的时候,发现了一群瘾君子,还顺藤摸瓜的找到了毒贩子的老巢。当时的中北市娱乐产业刚刚兴起,黄赌毒一类的事情较为猖獗,这种事情多发生于夜总会、KTV、足浴店和各类宾馆。

        所以缉毒警每天大部分的事情就是排查自己辖区里那些高危店铺,如果遇到了有吸毒的,该打的打,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整改的整改。当时风靡市场的毒品是摇头丸,至今丁松都记忆犹新。

        就像是个小糖豆一样,起初是从香港地区流传到内地的,不丁点那么个小糖豆,吃下之后却能让嗨皮大半天。这种毒品在市场上泛滥成灾,让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所有人都对这种小糖豆深恶痛绝。一听说找到了毒贩子的窝点,丁松直接把电视关了。他对这种制毒贩毒的毒贩子没有任何好感,当时就纠集了所有的缉毒警,和上级打好了招呼,要求立刻行动对毒贩子展开抓捕。

        毒贩子的窝点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厂房里,四面都是红砖垒砌成的高墙,根据跟踪的缉毒警反馈,窝点里应该有5名毒贩。丁松迅速制定了抓捕计划,潇潇洒洒点了15个

        兵,带上家伙事儿,开着大院里停着的四台白色警用面包车全副武装的包围了那个厂房。根据他的经验,别看这厂房的规模不大,但是输送的毒品数量绝对小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